红楼撷英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33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红楼撷英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撷英笔记.docx

《红楼撷英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撷英笔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楼撷英笔记.docx

红楼撷英笔记

红楼撷英笔记

專題一:

紅樓述敍

繼承我國文學的優良傳統,加以創新和發展,放射中華民族的特有光彩。

毛澤東曾經把它和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歷史悠久並提。

一、紅學:

就是有關《紅樓夢》的學問

具體包括:

有關《紅》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研究。

曹雪芹的生平,思想,家世研究。

《紅》的版本研究。

《紅》的地位和對中國的影響研究。

紅學史的研究。

《紅》與中國文學及外國文學的對比研究。

等等。

二、《紅樓夢》的版本

一是八十囘手抄本系統,因爲有脂硯齋等人的批註,故稱脂本系統。

二是一百二十囘排印本系統,母本是程偉元印,高鶚續,也稱程本系統。

程本的出現結束了紅樓夢的傳抄時代,開始了排版印刷的廣泛流傳的時代。

脂本,最早的1754年,稱甲戌本。

最晚的1789年,稱己戊本。

最早名為《石頭記》,也是最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的。

三、紅學史

1:

《紅樓夢》的各種題目:

《石頭記》《情僧錄》《紅樓夢》《風月寳鋻》《金陵十二釵》

2:

紅學的起源:

最早的起源應該就是脂批。

與曹雪芹創作同步,範圍不僅對《紅》的評論,還有對曹雪芹的生活的披露;對紅的創作經過的涉及和參與内容的修改。

3:

紅學一詞的最早出現:

清嘉慶道光年間华亭朱子美先生(名昌鼎),先生曰:

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

4:

紅學的發展:

1)早期的紅學:

發稿到1904年前,點評爲主,少系統性。

主要有A、脂批;B、戚蓼生《石頭記序》1766年,最早長篇評論;C、程,高的《序》1791年;D、舒坤《擬本隨園詩話》。

1790年,認爲紅寫了清代的某些大家族的家事。

這是索引派的發端。

2)中期的紅學:

王國維到民囯

主要有: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1904以美學,哲學的觀點評論紅樓夢;胡适《紅樓夢考證》第一個揭示曹雪芹的家世,也是第一個提出代表性的“自傳說”的論者。

3)當代的紅學:

1949到今

主要有:

俞平伯《紅樓夢簡論》1954

當年九月李希凡,藍翎發表《紅樓夢簡論及其他》認爲俞平伯的“唯心論”是反對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由此拉開全國性對俞平伯的大批判。

同期還有:

蔣和森《紅樓夢論稿》;周汝昌《紅樓夢新証》;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

1973年后:

主要有:

舒芫《說夢錄》;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論》;周汝昌《曹雪芹小傳》;馮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等……

红楼梦是一本问世以来经历最复杂的书,200年来或被严行禁止,或被阉割涂饰,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歪曲禁止不了的,它受到古今中外读者的热爱和推崇。

红楼梦续书有25种,如《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重梦》、《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等等。

所有的续书都忠于一个主题:

贾黛二人终成眷属。

“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鲁迅)“必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鲁迅的《坟》——《睁着眼看》)

《红楼梦补》为黛玉昭雪,把宝钗打下去。

旧红学:

(索隐派)蔡元培新红学:

(考证派)胡适

旧红学索隐派:

求索本书索隐之事,求索本书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爱情掩盖政治,是索隐派的主要中心。

几个说法:

(1)顺治和董鄂妃;

(2)夺嫡和雍正(这种说法十分荒谬);

(3)蔡元培说法:

隐喻康熙朝的政治。

吊明之王,揭清三失,宝玉是国玺。

新红学考证派:

自传说用《满洲八旗氏族通》跟贾家的世系对照,得出结论证明曹雪芹就是贾宝玉,红楼梦就是曹的自传。

这样牵强附会画蛇添足,大大缩小了《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缩小了,典型意义降低了。

胡适对《红楼梦》的四种贡献:

1、胡看到的这本书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家世兴衰的密切关系

2、他提供了几本脂评本

3、他提出后四十回非出自曹雪芹之手

4、他提供了曹的三个好朋友:

敦敏、敦诚和张宜泉

1、有人考证薜宝钗嫁给贾雨村了(第一回贾作了首诗)

2、秦可卿是跟贾晋私通。

(第五回)

3、认为贾母还有个老情人张道士。

四、對“與其稱之爲寶庫,不入尊知為土壤”的理解。

稱之爲“寶庫”,是因爲《紅》的成就極大,主題深廣,題材浩大,形象生動衆多,結構嚴謹開闊,藝術成就輝煌,是中華民族藝術中最瑰麗的寶庫。

但是,“寶庫”縂會被挖盡耗竭的,“不入尊知為土壤”的意思有兩層:

一是紅樓夢作爲民族文化的結晶,她永存,我們可以永遠的欣賞品閱她,如泥土一般永不枯竭。

二是土壤是萬物之母,《紅》不僅給人欣賞還給人啓迪,她有用不枯竭的再生力量。

五、《红楼梦》与世界的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有13种文字,四十多个版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文学珍品,应使之传遍环宇。

六、《红楼梦》与海峡两岸:

红楼梦所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反封建思想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语言,茅盾在商务艺术馆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

进行学术交流以《红楼梦》为最好,香港《明报月刊》登大标题“国共两党合作研究红楼梦”与台湾共同研究之原因:

1、共同认为红楼梦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

2、共同认为《红楼梦》是反封建、暴露封建社会罪恶本质的。

3、大家共同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世界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七、电影

1、改编成电影不能丢掉名著本身所拥有并为几代人所承认的艺术的韵味。

2、必须打破原著的均势,重新布局才能完成转换工程,让名著在新的文学式样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3、必须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要求

4、反映古人是为了今人,必须注意现代意识的渗透和强化,对于时代的脉搏和群众的要求应该有所理解。

專題二:

《紅樓夢》對傳統思想和寫法的突破

其要點在於他如實描寫,不避諱,和以前的小説所敍“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敍的人物都是真人物。

總之自《紅樓夢》出現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被打破了。

曹雪芹突破的源泉

一:

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哺育

《紅樓夢》中處處閃耀中國古文化,時時可見前代偉人的身影,正是他們,造就了曹雪芹,也間接的造就了《紅樓夢》。

(1):

文學方面

(2):

哲學宗教美學方面

(3):

美學方面

(4):

其他

二:

家族的熏陶

三:

坎坷經歷的造化

創新,正因寫實

一:

真假虛實

真假虛實是《紅樓夢》的藝術手段。

開卷第一囘第一段,曹雪芹介紹寫作的緣由時便指出“經歷了一番夢幻,故將真事隱去,借‘通霛’之說,撰《石頭記》一書”故曰“甄士隱”云云。

他明白的告訴我們,真事隱在《石頭記》中,而非捨去。

對於真實故事的取材又採取“敷演”的藝術手法,改編后的素材稱爲“假語村言”,並且直接化作人物進入故事中。

第五囘照應人間的“太虛幻境”,又提醒人們“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爲有時有還無”,太虛幻境中的不可完全當作生活記錄,又包含了太多的真實。

二:

真假虛實的幾層原因

首先:

社會環境的殘酷

乾隆時代文字獄盛行,知識階層人心惶惶,作爲罪人後代的曹雪芹更不能不謹慎,何況書中又有直接描寫皇宮後院的,所以作者正面聲明故事是“假”之外,還做了“虛”化,為避開朝廷的文化鷹犬。

其次:

為親人朋友避嫌

《紅樓夢》裏有許多的家庭成員惡行累累,故用“假語村言”“賈傢”“賈府”來為長者避諱,免去矛盾。

再次:

完全的真實事件必限制作者的創作

擺脫事實的束縛,加入藝術的虛構,有利於主動調節情節的發展和充分發揮主體。

最後:

創作審美的需要

寶玉等人以“仙人”的形式化身,即解決社會政治和家庭名聲問題,又迎合當時的讀者口味,而真假虛幻也為作品增加審美厚度。

三:

《紅樓夢》的真實性

從《紅樓夢》反映社會現實,人情世故來看,它是極其“真實”的。

首先:

人物真實。

曹雪芹創造的不同身份,地位,性格的人物,在作品中極其自然的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哪怕加以“神仙下凡”的身份,也顯得平凡和平常,他們身上各自都打上實實在在的生活的烙印。

其次:

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的真實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旺的時候,演義的故事和家族的人物體現的欣喜,在落敗后人物的命運和情節,就如同生活中的,完全不是作者“貼”上去的痕跡。

一切都是實際的,只因爲作者把握生活最自然的脈搏,雖然外面披有浪漫的紗衾,但是它的下面是“客觀現實”的。

最後:

環境的真實

曹雪芹在《紅樓夢》裏為我們展現的社會,政治,文化,風俗宛如清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四:

《紅樓夢》在思想和寫法上的突破

首先,它藝術的再現了十八世紀廣闊的清代社會生活,題材的豐富和深刻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曹雪芹對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作出的深刻,前所未有的披露,令人信服的揭示了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指出新生力量的可貴和慘遭毀滅的痛苦。

再次,曹雪芹對婦女命運,愛情婚姻表性的極大同情,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沒有哪一個作家對婦女的聰明才智,美麗心靈,純潔友誼,青春的生命發出熱情的謳歌和讚美,又如此沉痛的哀悼。

第四:

《紅樓夢》充滿了美學的光輝。

曹雪芹借鑑和尋求古典哲學文學藝術釀造而出的典型形象,成群的躍出,在家庭瑣事,閨閣閑情描繪中展現出不平常的思想。

最後,打破了“才子佳人”“千部一腔”的模式,對公式化概念化的尖銳批判。

《紅樓夢》的形象標誌著他的風格和見地。

 

專題三:

曹學

一部伟大的著作如果不与作者的家世、生平联系起来考察就不能作出科学的评价,所以,作家研究必然成为作品研究并行不悖的一部分。

而有他自己的独立性

曹學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探討《紅樓夢》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有助於研究《紅樓夢》的創作情況。

《紅樓夢》某种程度上的“自傳”成分,“賈府”中的曹家的影子,《紅樓夢》的情節和曹傢的遭遇,以及《紅樓夢》的主題是曹生平的遭遇和反思的集中體現,和《紅樓夢》浪漫紗衾下的“現實”内容。

最早研究曹学的是胡适,20年代初就发表了《红楼梦考证》得了六个结论:

1、证出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

2、雪芹为汉军正白旗人,曹寅之孙,曹之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繁华之后过着极穷困的生活,多才多艺,因为不得志所以沦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

3、寅死于康熙51年,曹雪芹大概生于此时或稍后。

4、曹家极盛时曾接驾四次,以后逐渐衰败被抄没。

5、《红楼梦》是曹家倾家荡产后在贫困中所作,约乾隆30年左右,书没写完曹雪芹就死了。

6、《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序,里面的真假宝玉是曹雪芹的化身,真假雨村就是曹雪芹的影子,这样,曹雪芹才从一个幻影变成一个较明朗的人,我们开始约略知道他的家世生平、交游、思想性格、艺术修养等。

一:

曹家的上世

曹雪芹為滿族人,但是遠祖是漢族人。

祖籍辽阳,后加入旗籍,为满洲郑白旗的包衣(奴隶)

旗:

军队的编制,和军政、民政、家政三者合一的整体制度,后又建立了汉军旗和蒙古旗,各有八旗,所以满洲有24旗,出于打猎、行围之需要。

上三旗由皇帝领导,下面五旗由头臣领导。

曹家属多尔衮之下

包衣在统治阶级内部是被压迫的受害者,在外部是压迫人的害人者,一方面是至微至贱的身份,一方面是呼吸通帝座。

曹家的始祖叫曹世选,原籍可能在东北铁岭卫(即辽宁铁岭县),到辽阳一带的地方,大约在明万历47年(1619年)为满洲军队俘虏,属多尔衮之下(正后旗)

   曹世選

    ┃

   曹振彥

    ┃

   曹璽 ————— 妻孫氏(康熙帝幼年保姆)

    ┃

  ┏━┻━━━━━━━━━┓

  曹荃(萱)    曹寅(字子清,號荔軒)

  ┃───────過繼┃

  曹頫      曹顒

  ┃───────過繼

  曹霑

曹雪芹曾祖父曹璽,康熙二年任命為“江寧織造”,曹璽夫人孫氏,康熙幼年的保姆。

康熙對曹璽的為政很滿意,“賜禦酒,蟒服,加正一品”。

賜禦書匾額“敬慎”。

二:

曹傢的鼎盛

曹雪芹的祖父的祖父曹寅,(榮)54嵗逝世。

主要著作:

《楝亭詩鈔》《楝亭詞鈔》劇本《續琵琶記》

主持刻印:

《全唐詩》《佩文韻府》

曹寅和康熙的關係。

1:

曹寅的母親是康熙的保姆,曹寅可能和康熙幼年時就是玩伴。

2:

曹寅任江寧織造時候的密折只有康熙知道。

3:

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織造府。

4:

曹寅病重,康熙賜葯,令星夜送往,而且詳細告之服藥的方法。

曹寅和虧空公款。

三:

曹家的敗落

曹寅的獨子曹顒,二十三嵗補曹寅職務,二十六嵗逝世。

康熙批文“曹寅的親侄子曹頫過繼到曹寅門下成爲曹寅之子,任建寧織造。

雍正對曹傢的態度和曹傢在江寧織造任上被查抄的原因和始末。

原因一:

說曹頫多報驛馬銀兩,

原因二:

曹傢在康熙帝時候留下的虧空公款。

曹傢三代四人任江寧織造六十四年。

四:

曹雪芹

名霑,字雪芹,別字芹圃,芹溪,號夢阮。

親祖父是曹荃(萱),父親曹頫。

生卒年

1:

甲辰說(雍正二年)1724~1763/1764

2:

乙未說(康熙五十四年)1715~1763/1764

曹雪芹死在乾隆27年,畸笏叟批语:

“能解者方有酸卒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

生活經歷

1:

幾位知交:

脂硯齋,畸笏叟,郭敏郭誠兄弟。

2:

相貌:

身胖頭廣色黑

3:

勒令北遷:

南京到北京。

4:

北京生活:

青年時代

5:

中年時代:

困頓,交遊,著書

創作《紅樓夢》的地址在北京西郊黃葉村。

大約在乾隆十六年左右

創作活動大約持續十年,共五次改稿。

《紅樓夢》創作情況及后四十囘問題和中年返回南京問題。

通過脂批我們知道《紅樓夢》原稿百十囘。

前八十囘定稿,后三十囘未定稿,被“借閲者迷失”。

曹雪芹中年返回過南京。

英年早逝

四十八嵗左右。

關於后四十囘問題

高鶚,字蘭墅,乾隆六十年進士。

 高鶚續書到底是功還是過,很多紅學家認爲后四十囘違背了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原意,篡改紅樓夢否定封建現實的主題,但是評論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不能跳躍歷史去苛求。

首先,高鶚續書而不是改書,紅樓夢只剩下八十囘,情節和内容遠沒有結束,在高鶚續書前紅還只是手抄本,高鶚續完后又和程偉元一起將它刻版印刷,使之能普及流傳。

第二,曹雪芹根據自己的身世,從自己的世界觀,審美思想出發,對紅樓夢由他自己的情節和主題的安排,高鶚則在他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生活和對藝術的理解來進行再創作。

而在高鶚續書以來的二百多年中,人們已經不能將他和紅樓夢分開,這也表明了他的續書是成功的。

第三,高鶚的改動是符合歷史真實的,在封建時代一個家族盛而衰,衰而再盛,官員的罷免查抄和復職重用都是可能的。

曹雪芹表現的是一面,高鶚表現得是另一個面,他不是曹雪芹自然會有他的選擇。

第四,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賦予的思想和達到的藝術高度都是高鶚不能企及的,但是高鶚在后續中也到達了相當的程度。

他塑造的形象和安排的結局也揭示一定真諦和體現了相當的悲劇美感。

第五,為天才曹雪芹的紅樓夢作的後續,歷史上出現不少,高鶚的後續能夠寫到這樣也是二百年來最高的水平。

我們應該承認他沒有達到原著的水平,而且有些地方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但我們還是要承認他的價值,作爲續作他還是出色的成功的,他為紅樓夢的流傳立下了歷史的功績。

專題四:

其罕见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的主题

主题是作家从生活中选择而借形象表示给读者的东西。

是孕育在作家体验中的思想。

是作家寓于作品中的主旨。

是不以读者和评者的意见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紅樓夢》的主要内容的描寫

1)賈家的社會生活,與他緊密聯係的王史薛三個家族。

2)賈寶玉的思想性格和他的戀愛生活,這是中興位置和主要情節,串聯起其它的人物和活動。

3)另一組貴族女子,直接或間接的和寶玉的關係。

4)寳黛釵的戀愛婚姻是作品的主要情節。

5)一些和寶玉並不關聯的事情。

《红楼梦》是康雍乾统治时期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以荣、宁两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衰亡过程的描写,反应了封建社会末期复杂的社会矛盾。

包括主子和奴隶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封建正统思想和反封建思想的矛盾,甚至接触到了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以及当时仍存在的民族矛盾。

形象地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痛绝之情以及他向往自由的幻想和理想。

他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历史价值

以宝黛爱情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说(现在承认的)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这本书反应了18世纪中页封建末世的诸种社会矛盾及虚伪吃人的封建礼教,男女不同的道德标准、误尽人才的科举制度,真实地、艺术地反应了极为深广的社会生活。

荣、宁两府宛如封建政权的缩影,通过贾家由盛而衰的过程,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反动本质,显示出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必然衰亡的命运。

下面分五方面说明:

1、典型环境的描写:

故事开头便写出四大家族一损即损一荣即荣,大家都联络有亲,四大家族如何扩大势力?

——老太君是史家小姐,王夫人是王子腾(中央大员)之妹,王熙凤是王子腾内侄女,薜姨妈是王夫人之妹,薜宝钗又成为贾家之妻,这四大家族上通朝廷下接周府,盘根错节,既有世袭的官爵又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又经商放高利贷,这样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三个一体的剖削集团的兴衰变化也可以看作封建社会的缩影。

(第四回:

封建恶吏贾雨村送林黛玉到京城,在结构上是线索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是封建社会恶吏之代表,由此看出封建社会的吏治高度集中地展现出来了,让我们看到封建社会。

他的出现对典型环境的揭露和批判都是极为深刻的。

2、政治危机(第二回龙子兴说:

“谁知这钟鸣鼎食的人家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是点睛之笔。

它标志着荣、宁两府已后继无人,在政治上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作者写了18世纪贵族阶级垮掉的一代,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挖封建大厦的墙角,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写了老爷少爷们的丑恶本质,说明他们已经失去了任何发展前景。

3、经济危机《红楼梦》言:

人口日多,事务日盛,祖谱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帷谋划的竟无一个,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检。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52回写贾宝玉出门)这说明两府的经济问题,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红楼梦〉用大量篇幅揭露造成经济危机的挥霍和奢华。

省俭和剖削阶级的本质是绝缘的,他们需要用物质上的贪欲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互相影响,恶性循环,从而加速灭亡

4、内部矛盾:

伴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还有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的矛盾和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这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虚伪的封建家庭的宗法伦常关系早已被剥削阶级个人的利害关系所取代。

第72回写了五种矛盾:

夫妻、妻妾、主奴、奴与奴、统治阶级内部大鱼吃小鱼的矛盾。

 父子矛盾:

贾赦和贾琏母子矛盾:

贾母和贾赦 母女矛盾:

赵姨娘和探春

 父女矛盾:

贾赦和迎春婆媳矛盾:

刑夫人和凤姐夫妻矛盾:

贾琏和凤姐

 兄弟矛盾:

贾宝玉和贾环妻妾矛盾:

王夫人和赵姨娘

5、《红楼梦》还反应了复杂的社会矛盾

四大家族不是孤立、静止的,是置之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

作者把贾家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写,把四大家族由繁华到衰败的过程和当时社会存在的诸种固有矛盾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写一个大家族,事实上写的整个社会。

反应了整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如:

A:

农民和地主的矛盾(第49-53回)真实、深刻、形象、具体,《红楼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曲折巧妙地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在《红楼梦》中不占主要地位,这不是曹雪芹所要着力反应的,作者完全可以不接触这些,但《红楼梦》确实反应了广大农民的血汗是封建统治阶级挥霍享受的主要来源。

B、主奴矛盾《红楼梦》塑造了一系列聪明机智、富有个性而又敢于抗争的奴隶们的光辉形象,热情歌颂了被压迫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他的可贵的精神品德。

例:

48回写香菱。

C、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和市民的矛盾。

薜家是现领着内帑钱梁、彩担杂货的大皇商,是大规模的高利贷主,(39回)也反应了王熙凤挪用公款放高利贷的事实。

这些剥削对市民、农民的压迫都很重,损失极大。

连冯渊(4回)和石呆子(48回)一类的小官宦都家破人亡,劳动人民就可想而知了。

例:

57回反应了高利贷也透出了其他消息。

D、以贾宝玉代表的初步民族思想和封建正统思想的矛盾。

【总结】《红楼梦》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描写是艺术创作的重心所在,若扔掉这一点,其思想价值及惊心动魄之处将大为减色。

曹雪芹把这几种矛盾交织起来互相渗透,错综复杂又惟妙惟肖地反应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它写了封建大家族的衰亡,但并未局限于一个家庭,而是和史、玉、薜及江南的甄家联系起来写,揭示了极为广阔的生活面,反应了必然走向衰亡的本质和规律。

 

專題五:

人物的形象

曹雪芹把善良、刚直、含蓄、深沉、洒脱、豪放的优秀品格给予了所喜爱的人物。

这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之后朝夕揣摩之中的一种豁然的领悟,聚集起来成了林黛玉等众多好的形象。

她们不仅是天地山川、精华灵秀之所纵,而且又是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的积累、作家个人强烈之感受三者融为一体后的再生。

霛芬秀異林黛玉

1、曹雪芹把他所有的才华和智慧,他把封建时代文人蔑视权贵敢于抗争的精神,聪颖俊逸、高雅倜傥的品质集中,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经验都调动起来,完成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林黛玉。

2、林黛玉的塑造是一个活的人富有典型意义的性格。

她渗透着我国民族的心理气质和文学的优秀传统。

她性格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种种富有魅力的特征以及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

她是文化性格完美的样式,引起历代无数人的共鸣。

3、肖像及出场

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地、时隐时现地进行着。

到了贾府后才从宝玉的眼中完成了出场的描写。

肖像的描写作者写林黛玉时感到了写实的困惑和局限,从而使用了写意的手法,使林黛玉具有空灵难以捉摸的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4、以落花自喻

落花是一个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命运。

封建社会的一切精神文明都是绞杀灵魂的绳索。

黛玉身处逆境不屈地反抗,越被人践踏越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是林黛玉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秉承的性格和气慨,于是无奴颜媚骨的林黛玉征服了无数古人今人。

5、纯真的感情

不失赤子之心的纯真之情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性格的特征,黛玉的纯情是一种未被封建社会玷污的高尚的感情,她一切根据个性的好恶,毫无顾虑地率意而行,没有任何伪饰也没有半点掩盖。

心中所想即为口中所说。

口中所说又是别人所不肯说的生活中的真相。

这也是林黛玉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林的形象像孤峰独秀,优点是:

可接受日光月华天光流云,但也必须接受暴雨狂风,雷轰电击。

6、诗人林黛玉

林黛玉没有那个社会所需要的“德”,却有那个社会所不需要的“才”。

在封建时代,精神越丰富就越痛苦,越高尚就越不幸福。

几乎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带着忧伤痛苦走完一生的。

林黛玉那瘦弱的肩上正背负着几千年来伟大的孤独和寂寞,而“冷月葬诗魂”正寒森森地唱出她的人生归宿。

7、林黛玉的爱情

曹雪芹把古往今来各式各样惊心动魄的爱情消化后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像封建社会少男少女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8、黛玉之死

林黛玉像一片落花,落到了人生的风暴里,她的死是人间永恒的遗恨,她的悲剧是性格与时代的矛盾造成的。

黛玉之死是作者对女性的理解扩大到当时社会全面的观照,依托着作者对封建社会的认识和批判。

理想与光芒贾宝玉

特有的文学魅力走到世界文学不朽形象的最前列,一种天然的神韵令万众倾倒。

不能模仿,无法因袭。

智慧、才华、眼泪、心血孕育而诞生的典型,体现着作者全部的对人生的全理想。

一、肖像和出场

在惊奇、误解、传闻和议论的悬念中出场的,《红楼梦》中没有第二人。

肖像:

浓墨重彩写宝玉的外貌、神情、体态、气质和服饰,这是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

宝玉的形象是二百多年来最动人的少年形象,前文的悬念也为宝玉的出场作了反面的衬托。

在后面的二首《西江月》里作者用了很多反语,从反面对宝玉形象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力量的偏见的讽刺和藐视。

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条件

一般条件是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熏陶;

他的性格的形成的特殊条件是内在的、多方面的。

1、由于贾母的溺爱和庇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