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034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学目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docx

《教学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目标.docx

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细化教学行为目标

(课程改革:

心有多远,行动才可能有多远)

 

华中师范大学 鲁子问

 

自2001年,第8次课程改革正式开始以来,屈指8年了,但至今还有一半的省市自治区的高中没有进入新课程实验,全国的新课程实验暂时也还不可能结束,甚至顺利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也还没有宣布结束。

这充分说明新课程实验的难度很大,英语新课程实验之难即可见一斑。

这次英语新课程实验和以往的国家新课程一样,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那为什么会有比较大的困难呢?

根本原因在于这次改革的理念变革比较大。

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第8次课程改革,有一些不同声音,但大部分的声音都是支持的。

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不同声音,但我们更应该理性面对课程改革。

为什么第8次英语课程改革有困难?

原因在于这次改革要求老师自身变革。

以前的英语课程都是教师可以基于已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改革,而这一次要求以语言运用能力为课程目标,这一能力我们老师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甚至很大的不足。

这使得这一次课程改革在实施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整体而言,第1次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我国从民国课程体制进入人民共和国课程体制,是彻底的革命。

第6次课程改革在课程体制上也有很大变革,设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增加了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程等。

但对于英语课程,第一次课程改革只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是语言教学目标、语言教学方法、语言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后的6次改革都基本如此。

真正对于英语课程有影响的是1990年开始的教材改革导致的教学方法改革:

即交际法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而这一次改革不是以课程改革名义实施的,其他学科没有同步改革,所以本质上只是一次教材和教学改革。

这次教材改革为第8次英语新课程实验奠定了非常好的舆论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没有把所有课程内容目标语言行为化,比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简单地描述人物或事件”,却没有细化到运用什么时态、什么语句结构,描述熟悉还是不熟悉的人物,描述到什么程度等。

严格意义上,我们不要求课程标准详细到这一程度,因为学生水平、教师和教材情况都不一样。

那么,这事儿应该谁来做呢?

那就是我们教师自己了。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努力实施新课程,但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什么呢?

一个关键问题在于:

我们没有把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我们不宜只把课程看作专家编写一份文件,那些只是规划的课程(plannedcurriculum),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才是实施的课程(implementedcurriculum)。

我们要把文本的课程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行为,也就是把课程标准的目标行为化,尤其是用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细化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这是我们课程实施者的使命与责任,因为我们才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当然,我们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现在有些老师(比如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特级教师及其团队)正在做这件事情,这样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行为,必将带来课程实施的新的气象。

其实我们都应该来做这件事。

我们把自己所教年级的课程标准目标内容,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基于所使用的教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行为标准。

如:

课程标准6级写的目标之一:

“能简单地描述人物或事件”。

湖北秭归县一中学生学习行为目标:

“学习人教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5单元NelsonMandela,学会用定语从句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到屈原祠查材料,至少用一个定语从句写一篇150词的英语书面材料,张贴到屈原祠橱窗内,在向参观屈原祠的外国游客简要介绍屈原的生平和特征,或准备150词左右的口头介绍材料,向参加端午节活动的外国游客简要介绍屈原。

教材中提到了孔子、李时珍,这对于秭归一中的学生来说远不如屈原亲切,介绍孔子的任务也远不如介绍屈原的任务真实。

我们也不必去做poster,因为这对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大多数县一中的学生来说,做poster成本太高。

然后我们把课堂教学行为具体化到“学会用定语从句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如He’sthemanwhoyouarelookingfor.BethuneleftforChinain1938whenthewarbetweenChinaandJapanwasunderway.”我们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活动,甚至任务,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把握“用定语从句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这一语言运用目标,没有这个目标,我们的教学就难以直接指向运用能力了。

只有这样的基于具体的语言学习目标的任务才是语言教学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的开展才能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养成,任务教学也才能真正成为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途径。

只要我们这样落实教学行为,课程实施就可以随我们的心而行动,只有我们的心有那么远,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也才可能有那么远。

拓展资料4

 

合理设计词汇学习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

 

英语词汇学习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因为作为象形文字的汉语和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在词汇构成上完全不同,这使得我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不仅需要记忆词汇拼写、读音、词义,更要掌握词汇的用法,尤其是英语词汇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积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语法行为(grammaticbehaviour)。

在英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词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呢?

方法无外乎从运用的角度展开学习和训练,但一个关键的方法在于:

合理设计词汇学习目标。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目前存在很多误区,根本上都是因为词汇学习目标设计不合理所致。

1、词汇量误区。

很多人认为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其实不是。

理解词汇3000,口头运用词汇2000,笔头运用词汇1000是高中英语学习的最高目标。

2、听说读写误区。

一个人的写作词汇一般只是其阅读词汇的五分之一。

高中课标里的有些词汇,高中生完全不用学会书写,因为可以用会用的其他词代替,如occupation,在高中生写作文时,完全可以用job代替,所以occupation肯定不属于要求写作运用的词汇。

3、音形意用误区。

英语中有些词可以只大概认得其形、记住其义,完全不必记住其拼写、读音。

再如phenomenon,高中生可以不说、写、听这个词,只需要认读,不必记住其的拼写和读音。

4、词义辨析误区。

词义辨析是词汇运用的很高的层次,一般词汇不要求掌握词义辨析。

如我们从初中就讲take,catch,fetch,get的词义辨析,但在真实运用中,很少在辨析这些词汇的词义后去运用,而是几乎大多时候都直接用get表达。

那么,如何合理设计词汇学习目标呢?

以外研社《英语》高中必修3第1模块词汇为例:

教材列出词汇47个,课标外词汇17个,复习巩固词汇14个,课标要求新学词汇16个。

我们从运用要求可以设计以下目标:

要求掌握词形与词义的词汇:

agreement,ancient,architect,birthplace,boot,civilisation,feature,gallery,geographical,govern,opposite,produce,project,representative,sculpture,symbol

要求掌握读音、词形、词义的词汇:

agreement,ancient,birthplace,feature,gallery,geographical,opposite,produce,project,representative,symbol

要求掌握读音、词形、词义和运用方法(含词义辨析)的词汇:

agreement,ancient,produce,project

这样,或许我们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

 

拓展资料5

 

确立目标整合教材实现高效教学

潍坊高新区东明中学杨淑平

从2003年开始,我们潍坊地区采用人教社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很多老师怨声载道,主要是因为词汇量太大,知识含量太大,学生难以接受。

十年的初三教学之后,今年有幸进入初一,拿到新目标教材。

多年的毕业班教学生涯,辅导学生的成功,让我真正认识到:

千学万学,目标是会听会说;千练万练,目的是会读会写。

无论什么样的教材,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让我们通过教材的教授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而不是我们要把教材上的知识教会学生就行了。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的远期目标是什么,只有它才是我们确定如何使用教材的依据。

教材使用的方法也最终会决定我们的教学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有人说,考试制度一日不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就无法改变。

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考出高分。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

只要我们学生的英语能力目标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他们的分数会理所当然的成正比增长,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矛盾可言。

我们的近期目标也应该是能力性的而不仅是知识性的。

唯有如此,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实现才会铸就我们长远目标的实现。

因此,怎样使用新目标教材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各位英语老师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现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因地制宜,重新定位,进行大整合

由于经济、师资等各方面的差异,现在英语教学的地域性差异已经形成,并且造成了恶性循环。

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英语已成为薄弱学科,好的师资外流,形不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大部分教师在摸索中教学,新上岗教师得不到培养,感到教材难教,从而造成学生英语难学的感觉,继而失去兴趣,渐渐对英语望而生畏,直至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地方可采取扎扎实实的集体备课,针对学生实际,整合教材。

新目标教材的编排主要是针对有小学英语基础的初中生编排的,主要强调任务型教学。

对于从未接触或是只接触过一点英语的学生来说,天天疲于应付英语知识已是很忙乱,更不用说完成其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分解教材知识,灵活处理任务,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

初一英语教材的starter中的三个单元,穿插复习了26个英文字母及简单的问候对话。

对于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将本单元的知识整合为字母(笔顺、占格、发音、字母表中的顺序)、音标、26个字母的音标及其分类、日常会话及其中的单词、最后是听力部分及其中的单词。

这些任务的完成,至少要用三周到四周的时间,但只有这一部分扎扎实实的学好了,才会将学生引入英语之门,才会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例如,第2单元中的句型:

Isthisyourpencil?

乍看,这就是一个句型。

事实上,它隐藏了两个内容:

Thisisa/an…及其物主代词的用法。

我们可以先教会学生:

Thisisapencil.Isthisapencil?

Yes,itis.(No,itisn’t.)大量练习后,将冠词替换为物主代词,加强练习,等大部分的同学对本单元的知识能运用自如时,水到渠成的完成第二单元的任务。

将一个句型分解讲授,逐步综合,殊途同归,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分块难度,学生易于接受,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这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语言之间的联系。

根据语言规律,整合教材知识,要稳扎稳打,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扎实到位。

此外,为了解决因为赶进度而造成的学生学习潦草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地方可以在初一阶段统一多加1-2个课时,到初二时,便可基本赶得上其他地方的英语教学。

在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但要注意让学生多听录音,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二、           因校制宜,搞好教研,进行校内整合

因各学校的生源不同,每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以不同的阶段计划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如:

我校是一所完全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一体。

但初中生源较杂,一部分是我校小学直升的学生,已经有五、六年的英语基础,英语水平在当地的小学生中是首屈一指的。

一部分是本区的学生,大约有二、三年的英语基础,但比起本校学生,还是差距较大的。

还有一部分则是本地乡镇或外县市区的学生,几乎没接触过英语。

如果把这三部分学生放在一起,显然会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相当的困难。

因此,我校实行分层次教学,共分A、B、C三层。

C层是本校学生,通过考试和英语基础再分出A、B两层。

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制定出各层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材的整合与分解、教学进度在不统一中的统一等等。

因此,教研就成了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题。

通过教研,实现教材的整合,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实现教学方式的统一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优生尽快完成学习任务。

再者,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配以适当的高于教材的辅助教材,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含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通过教研,实现教材的分解,化难为易,步步递进,实现知识的连锁化与整体性,让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英语,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搞好各层教师的集体备课,搞好各年级教学的进度统一,每周的集体备课是不可缺少的。

同时,更要注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而实效性恰恰是由集体备课的中心内容决定的,因此预订好集体备课中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三、           因生制宜,灵活处理,进行班级教学整合

  作为一个教师,因材施教已是老生常谈了。

但如何因材施教呢?

你拿到新目标教材以后有什么感触吗?

如果你班里的学生英语基础基本统一,则可进行教材的分解与整合便可。

但如果你面对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混杂,你就要不但分解知识来讲授,还要有计划、有规律的增补知识,既让基础好的学生有事可做,又不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望尘莫及,求取不统一中的统一。

换句话说,你在一个班内实行统一教学,但却可以在要求上实现分层次教学,可以在作业中,测试中实现分层教学。

于是,我们便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慢慢的追上来,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拔高,实现我们的教学优化目标。

四、           因材制宜,深入研究,进行目标整合

 一切的教材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教材教”的问题。

无论用什么教材,我们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我们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是基础性的,还必须是能力性的。

如:

我们初一教材的Unit11,Whattimedoyougetup?

我们可以先分类练习,学习、巩固知识。

将内容分块学习:

 第一块:

非三单主语的句式

Igetupatsixinthemorning.

Idon’tgetupatseveninthemorning.

Doyougetupatsix\seveninthemorning?

Yougetupatsixinthemorning,don’tyou?

Youdon’tgetupatsixinthemorning,doyou?

Whatdoyoudoatsixinthemorning?

Whattimedoyougetupinthemorning?

第二块:

三单形式的主语的句式

第三块:

水到渠成,解决本单元的词汇,并运用本单元词汇加强对一、二块的训练。

第四块:

解决搬单元内容并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语法

第五块:

进行情景训练或作文训练,达到运用知识的功效。

这样,对知识学习、练习和运用的过程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加强了知识的条理性,而且使学生思路清晰,运用起来便不会张冠李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整合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才是我们备课的第一步,这是教师把握整个单元教学的首要条件。

教有法,无定法。

只要大家肯动脑筋,用心钻研,用什么样的教材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用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

只要我们本着用教材教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灵活使用手中的教材,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拓展资料6

 

材料来源: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在指导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为方便阅读,本文进行了编辑。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中学英语教研室   陈 芳

 【摘 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本文分析了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为目标(ABCD)的解决对策,并结合具体课例阐明了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来设计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问题、对策、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设计,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最终指向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对我们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

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来表示:

 

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指导教师采取教学活动明确学习要达到的水平导学导教导测量  

二、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面的的问题:

(一)描述笼统、模糊案例:

课题:

ModuleThreeMynewschool知识目标:

1.语法:

therebe句型的疑问句;表地点的介词。

2.词汇:

dininghall,gym,sciencelab,building,infrontof,nextto,behind.此知识目标只是简单罗列、再现了本模块涉及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点,至于教师怎样去教,学生如何去学,学完后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何种方式去检测,目标里没有做任何说明和阐述。

用这样的教学目标去指导课堂教学,教师是无的放失,学生更是雾里看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何而谈?

(二)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案例:

   

 课题:

AutumnFestivals知识目标:

1.能够用英语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2.能够列举出5-6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3.能够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至少用5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知识目标主要围绕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展开,而技能目标则是描述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是在有一定语言知识做支撑的前提下,在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提高。

此目标中列点一和列点二都是围绕词汇和句子进行的,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但列点三用了“整理”和“归纳”这样的行为动词,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应列入到“技能目标”中。

(三)情感目标表述牵强,不具有本节课的特性案例:

课题:

Whatcolourisit?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做个“有心人”。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此目标的问题在于它是一把万能锁,放诸各学科皆可用,语文学科能套用,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也都可借用,它没有体现出本学科的特色,没有针对本课题关于颜色的话题反映出所要达到的情感倾向。

(四)缺少对标准和层次的表述案例:

课题:

MerryChristmas知识目标:

1.学习新单词:

decorate,angel,stocking,traditional,hangetc.    

2.总结有关圣诞物品的词汇。

3.会表达如何装饰圣诞树和心愿。

此目标可从两方面做一简单剖析。

从学习内容来说,词汇学习的标准可以分为好几个层面,如理解、认读、说出、听懂、拼写等;从学习者来说,每个班都存在好、中、弱程度不等的学生,但此目标没有对学习内容、学生程度和学习要达到的水平做出任何分层要求,势必会造成教无所依,学无所从,学后无所测的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标设计对策研究

(一)行为目标的提出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ctives)很大程度上为其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行为目标”是马杰于1962年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来的,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一种优良的行为目标表述方式,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量的功能:

 A对象(audience)(写明教学对象?

?

导教)    

 B行为(behavior)(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

?

导学)   

 C条件(condition)(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

导教)   

 D程度(degree)(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

?

导测量)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

下面结合ABCD四要素做一阐述。

1.Audience(对象)的表述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⑴形容词+主语:

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

 ⑵百分比+主语:

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

 ⑶表示范围的形容词+主语:

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

案例:

课题:

Module5Unit1Wouldyouliketogotothecinema?

技能目标:

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Module5Unit1Activity5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

此目标用了“多数学生”、“30%左右的学生”这样的表述,明确了不同范围内的对象,并对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2.Behavior(行为)的表述“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能够朗读”、“能够写出”、“大致听懂”等行为动词。

如果需要,还可加上表示程度的状语,如“比较流利”、“基本掌握”等。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常用行为术语举例:

学习目标常用行为术语

知识目标:

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和领悟、表达、掌握

技能目标:

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喜欢、乐于、有……的愿望、尊重、爱护、珍惜、养成、敢于、辨别、欣赏

案例:

课题:

Module5Unit1Wouldyouliketogotothecinema?

知识目标:

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单词:

cinema,film,filmstar,stadium,footballmatch,footballteametc.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

   

  此目标运用了“认读、听懂、理解、拼写”等一系列的行为动词,阐明了学习对象经过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而动词后的宾语又明确了所学内容是“单词”,表明这是一个知识目标。

动宾结构界定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知识目标和行为目标表述上的混淆。

3.Condition(条件)的表述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评价学习者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价。

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经过……”等。

案例:

课题:

Module5Unit1 Wouldyouliketogotothecinema?

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两人或多人小组编出一段关于“邀请”的对话,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要达到“自编对话”的行为,条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