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388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docx

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小抄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上卷:

中国教育简史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章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二编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

第五章历代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三编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晚清的教育

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教育

下卷:

外国教育简史

第一编古代外国教育

第一章古代西方教育

第二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第三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二编近代外国教育

第四章近代外国教育制度

第五章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第三编现代外国教育

第六章现代外国教育制度

第七章现代外国教育思想

单项选择题

1.1.为原始教育的产生提供必要性的是(A)A.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B.语言的产生C.经济的发展D.生产工具的改进

1.2.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遗址是(B)A.云南元谋文化遗址B.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C.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D.河姆渡文化遗址

1.3.原始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是(C)A.木器B.铁器C.石器D.铜器

1.4.既促进了人类稳定的生活方式,又扩大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是原始人类的(D)A.生活环境的变化B.经济方式的变化C.生产工具的变化D.居住环境的变化

1.5.中国最早的家畜驯养业产生于(A)A.大约七八千年以前B.大约五六千年以前C.大约四五千年以前D.大约三四千年以前

1.6.导致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是(C)A.血缘群婚的确立B.对偶婚的确立C.族外婚削的确D.族内婚制的确立

1.7.五帝时代的学校中也叫“大学”的是(A)A.成均B.大房子C.上庠D.下庠

1.8.庠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C)A.黄帝时代B.炎帝时代C.虞舜时代D.商汤时代

2.1.标志着中国告别原始时代的是(A)A.夏王朝的建.B.商代的建立C.西周的建.D.秦朝的建立

2.2.最早出现在商代的新的学校形式是(C)A.“库”B.“序”C.“瞽宗”D.“成均”

2.3.西周时期国学的主持者是(B)A.大司徒B.大司乐C.乡师D.乡大夫

2.4.既是西周的立国之本,又具有国家根本大法性质的是(B)A.乐B.礼C.书D.御

2.5.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D)A.“上庠”B.“东序”C.“辟雍”D.“泮宫”

2.6.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A)A.乐与礼B.乐与御C.礼与书D.书和数

2.7.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B)A.《说文解字》B.《史籀篇》C.《周易》D.《论语》

2.8.中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是从(D)A.夏朝开B.商代开始C.西汉开始D.西周开始

3.1.学术与庶人无缘的时期是(A)A.春秋以前B.三国时期C.春秋以后D.战国时期

3.2.基本代替了东周王室的文化地位,与宋、鲁并列为三大文教中心的是(B)A.晋国B.楚国C.韩国D.卫国

3.3.中国古代第一个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教育家是(A)A.孔子B.荀子C.墨子D.庄子

3.4.学术下移是在(C)A.春秋前期B.战国中期C.春秋中、后期D.战国后期

3.5.西周时充任领主管理、护卫职务的人员称作(B)A.文士B.武士C.处士D.贵族子弟

3.6.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西周与工、商、农并称为(D)A.四老人B.四贤人C.四庶民D.四民

3.7.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的人是(A)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

3.8.以儒家正统自居,自称“得圣人之传”的是(C)A.孔子B.庄子C.孟子D.荀子

3.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并且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的是(D)A.荀子B.庄子C.李斯D.韩非

3.10.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B)A.庄子B.老子C.荀子D.李悝

3.11.“教育”、“学校”这类概念最早出自(A)A.《孟子》B.《论语》C.《诗经》D.《中庸》

3.12.出自儒家,反儒又最坚决、彻底的是(C)A.墨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

3.13.秦统一后,帮助秦朝铲除私学,结束“百家争鸣”局面的是(A)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

3.14.以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主张“为政以德”的是(D)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

3.1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B)A.子路所说B.子夏所说C.子羔所说D.冉有所说

3.16.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是(A)A.《书》,也叫《尚书》B.《论语》C.《诗经》D.《离骚》

3.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B)A.《诗经》B.《论语》C.《尚书》D.《九歌》

3.18.“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出自(A)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3.19.提出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是(A)A.墨子B.孔子C.老子D.荀子

3.20.在中国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的是(C)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D.西晋国子学

4.15.首创学田制的是(B)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4.16.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的是(D)A.董仲舒B.朱熹C.范仲淹D.王安石

4.17.实行“升斋积分”法的是(B)A.明代B.元代C.宋代D.唐代

4.18.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首创于(B)A.秦朝B.汉代C.明代D.宋朝

4.19.中国历史上,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景象的是(A)A.东汉时期B.西汉时期C.东周时期D.西周时期

4.20.虽然全国皆设庠序郡县之学,实际上却“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的是(C)A.唐朝B.宋朝C.隋朝D.元朝

4.21.在中国历史上,地方官员只设州学和县学两级的是(D)A.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4.22.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作“小圣”的是(B)A.王羲之B.王献之C.王疑之D.颜之推

4.23.相传为梁武帝所著的书是(A)A.《千字文》B.《三字经》C.《百家姓》D.《杂字》

4.24.元代第一所官办书院的名称是(B)A.毛公书院B.太极书院C.谏议书院D.鲁斋书院

4.25.书院教学的总方针称作(A)A.学规B.学绩C.考核制度D.考核理论

4.26.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是(A)A.“贤良方正科”B.“孝廉科”C.“童子科”D.“秀才科”

4.27.在政治上推行“尊行汉法”的是(B)A.宋朝B.元朝C.清朝D.隋朝

4.28.“太学”始建于(A)A.公元前124年B.公元4年C.公元178年D.公元78年

5.1.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B)A.朱熹B.董仲舒C.孟子D.公孙弘

5.2.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提出者是(A)A。

董仲舒B.王充C.颜之推D.公孙弘

5.3.认为秦亡是“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的结果的人是(C)A.王充B.汉武帝C.董仲舒D.朱熹

5.4.明确提出“性三品”说的人是(D)A.班固B.王充C.公孙弘D.董仲舒

5.5.清末推行“洋务”教育,要求“中学为体”,大讲“明纲”,以“三纲为千古不变之道,忠孝为立学宗旨”的人是(C)A.左宗棠B.粱启超C.张之洞D.康有为

5.6.认为人的知识是经过“内视反听”的内省过程得来的人是(A)A.董仲舒B.司马迁c.公孙弘D.班固

5.7.被称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人是(B)A.董仲舒B.王充C.扬雄D.公孙弘

5.8.主张人的知识应该“无所不包”,纵要了解“古今行事”,横要通晓“百家之言”的人是(A)A.王充B.司马相如C.汉文帝D.董仲舒

5.9.大胆写出《问孔》、《刺孟》,以其“失言”、“失实”来证明“贤圣所言皆无非”是荒谬可笑的,并以此表达距师的意义的人是(D)A.董仲舒B.公孙弘C.司马迁D.王充

5.10.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的人是(D)A.孔子B.韩非C.董仲舒D.王充

5.11.王充主张教育培养的最理想的人才是(C)A.儒生B.通才C.鸿儒D.专才

5.1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A)A.颜之推B.颜真卿C.颜回D.颜渊

5.13.指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的是(B)A.董仲舒B.颜之推C.公孙弘D.曾子

5.14.《师说》的作者是唐代的(C)A.柳宗元B.李白C.韩愈D.李商隐

5.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D)A.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B.王充的《论衡》C.颜之推的《颜氏家训》D.韩愈的《进学解》

5.16.“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

这里的安定是指(B)A.孙复B.胡瑗C.范仲淹D.王安石

5.17.《朱子语类》的编纂者是(A)A.黎靖德B.朱熹C。

朱元璋D.赵汝愚

5.18.《近思录》的作者是吕祖谦和(B)A.王安石B.朱熹C.王守仁D.黎靖德

5.19。

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的人是(A)A.王守仁B.王安石C.王华D.韩愈

5.20.自幼就抱有“读书学圣贤”的志向,死后谥号“文成公”的人是(C)A.王华B.刘谨C.王守仁D.湛若水

5.21.被称为我国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人是(C)A.王守仁B.王安石C.王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的人是(C)A.蔡元培B.康有为C.盛宣怀D.张之洞

6.23.宁波女塾的创办者是(A)A.爱尔德赛B.麦都思C.狄考文D.韦廉臣

6.24.1843年在上海开设墨海书馆的人是(C)A.狄考文B.韦廉臣C.麦都思D.卜航济

6.25.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的时间是(B)A.1901年B.1902年C.1903年D.1904年

6.26.清朝第一位出访欧洲的官员是(D)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斌椿

7.1.武昌起义爆发在(B)A.1901年B.1911年C.1921年D.1910年

7.2.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的地方是(A)A.南京B.北京C.广州D.武汉

7.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新任临时大总统的是(C)A.袁世凯B.段祺瑞C.孙中山D.蒋介石

7.4.首次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的人是(D)A.张之洞B.严复C.梁启超D.蔡元培

7.5.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提出者是(C)A.蔡元培B.陈独秀C.孙中D.李大钊

7.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A)A.1927年4月B.1912年1月C.1928年10月D.1927年10月

7.7.192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颁行(C)A.《特定教育纲要》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C.《学校施行党化教育办法草案》D.《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

7.8.我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综合民初以来教育改革成果的产物并于1922年11月颁布施行的学制是(A)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

7.9.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C)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

7.10.1927年10月,大学院成立,就任院长的是(D)A.严复B.陈独秀C.鲁D.蔡元培

7.11.决定以大学院制取代教育部制是在(A)A.1927年B.1928年C.1926年D.1921年

7.12.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C)A.陈鹤琴B.张謇C.陶行知D.蔡元培

7.13.中华儿童教育社的前身是(A)A.幼稚教育研究会B.国立幼稚师范学校C.景海女子师范学校D.幼儿教育委员会

7.14.清政府学部制定的中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名称是(B)A.《教育要者》B.《强迫教育章程》C.《学制系统草案》D.《小学组织法》

7.15.在广西全县发起“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人是(C)A.晏阳初B.陶行知C.雷沛鸿D.陈鹤琴

7.16.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家是(A)A.黄炎培B.蔡元培C.陈鹤琴D.陶行知

7.17.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是(C)A.“敬业”B.“乐群”C.“敬业乐群”D.又红又专

7.18.设计教学法输入中国的时间是(A)A.1917年B.1921年C.1922年D.1931年

7.19.首创道尔顿制的人是(C)A.华虚朋B.克伯屈C.柏克赫斯特D.道尔顿

7.20.在中国最早实验道尔顿制的是(A)A.上海吴淞中学B.东南大学附中C.中华职业学校D.工部局小学

7.21.在中国首先提出将教授法改称为教学法的人是(C)A.黄炎培B.蔡元培C.陶行知D.陈独秀

7.22.最早提出划分实验农村教育的是(A)A.中华职业教育社B.中国科学社C.中华教育改进社D.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7.23.“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是(D)A.陶行知B.晏阳初C.粱漱溟D.邰爽秋

7.24.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间是(C)A.1934年B.1938年C.1940年D.1942年

7.25.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者是(A)A.毛泽东B.陶行知C.黄炎培D.恽代英

7.26.黄埔军校的创立时间是(B)A.1922年春B.1924年5月C.1924年7月D.1927年3月

7.27。

1933年8月创办的苏维埃大学,地址在(A)A.瑞金B.井冈山C.延安D.大别山

7.28.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前身是(C)A.延安大学B.苏维埃大学C.瑞金红军学校(红军大学)D.陕北公学

7.29.指出:

“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人是(B)A.蔡元培B.陶行知C.马寅初D.李四光

7.30.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这一教育方针的文章是(B)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B.《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C.《实施义务教育初步计划》D.《育才三方针》

7.31.1922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是。

(A)A.平民女学B.上海大学C.湘江学校D.苏维埃大学

7.32.《强迫教育章程》是(D)A.民国时期制定颁布的B.清初制定颁布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制定颁布的D.清末制定颁布的

1-1.希腊文化和教育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是(A)A.古风时代B.荷马时代C.古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

1-2.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00年被称为(B)A.古风时代B.荷马时代C.古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

1-3.古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时期是(B)A.荷马时代B.古风时代C.古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

1-4.雅典结束王政时代的时间是(A)A.公元前683年B.公元前593年C.公元前682年D.公元前508年

1-5.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是(C)A.高尔吉B.安提丰C.普罗泰戈拉D.克里底亚

1-6.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在希腊被称为(A)A.智者B.学者C.老师D.大智

1-7.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思想的是(C)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伊索克拉底

1-8.“苏格拉底法”的创制者是(A)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爱斯库罗斯

1-9.把教育的最高目标归结为哲学家的培养的人是(D)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伊索克拉底D.柏拉图

1-10.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A)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爱斯库罗A.曼彻斯特学校B.坎特伯雷学校C。

剑桥学校D.约克主教学校

2-4.781年,查理曼邀请的到法兰克王国协助改进学校的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是(A)A.阿尔琴B.本尼狄克C.蒙特卡西诺D.约克

2-5.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中,最低一级的贵族是(C)A.没落贵族B.教主C.骑士D.教士

2-6.骑士教育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D)A.贵族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家庭教育

2-7.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A)A.12世纪B.13世纪C.10世纪D.9世纪

2-8.中世纪作为“北方型”大学代表的是(D)A.剑桥大学B,波伦亚大学C.波恩大学D.巴黎大学

2-9.中世纪作为“南方型”大学代表的是(A)A.渡伦亚大学B.巴黎大学C.剑桥大学D.波恩大学.

2-10.“南方型”大学又称为(B)A.“先生大学”B.学生大学C.平民大学D.贵族大学

2-11.中世纪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等欧洲北部地区的大学,被称为(A)A.“先生大学”B.学生大学C.地方大学D.社会大学

2-12.在中世纪,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或称(A)A.教授会B.班C.院D.教师议政处

2-13.巴黎大学“系”的组织形成于(D)A.12世纪后期B.13世纪前期C.12世纪前期D.13世纪后期

2-14.中世纪大学中最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是(D)A.教授会B.同乡会C.学生组合D.学院

2-15.中世纪,最早并不作为教学机构的学院出现在(B)A.巴黎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剑桥大学

2-16.中世纪西欧最早的真正作为教学机构的学院是(C)A.巴利奥尔学院B.默顿学院C.索邦学院D.波伦亚学院

2-17.中世纪西欧大学地位最高的学院是(D)A.文学院B.法学院C.医学院D.神学院

2-18.西欧中世纪学院的重要职能是(B)A.教书育人B.授予学位C.学术研究D.颁布校规

2-19.西欧中世纪大学最重要的特权是(A)A.“内部自治”权B.罢课权C.裁判权D.免税权

2-20.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是(A)A.经院哲学的产生B.《圣经》的出现C.《神学大全》的出版D.《古氏法令》的兴起

2-21.经院哲学的创始人是(B)A.罗瑟林B.爱留根纳C.亚里士多德D.阿伯拉尔

2-22.成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学校特别是大学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是指(A)A.亚里士多德哲学B.阿伯拉尔哲学C.托马斯·阿奎那哲学D.柏拉图哲学

2-23.指出理性能力的发展应被视为教学的基本目的的人是(C)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托马斯·阿奎那D.阿伯拉尔

2-24.在经院哲学家中“唯实论”派的代表人物是(C)A.罗瑟林B.阿伯拉尔C.安瑟伦D.亚里士多德

2-25.在经院哲学家中“唯名论”派的代表人物是(B)A.托马斯·阿奎那B.罗瑟林C.阿伯拉尔D.安瑟伦

2-26.在经院哲学家中“概念论”派的代表人物是(A)A.阿伯拉疗B.安瑟伦C.亚里士多德D.托马斯·阿奎那

2-27.明确提出经院哲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的书是爱留根纳所写的(A)A.《论自然的区分》B.《圣经》C.《神学大全》D.《旧约全书》

2-28.1189年,罗马皇帝发布训令,规定大学生有(B)A.免税权B.居住权C.罢课权D.“内部自治”权

2-29.《神学大全》的作者是(C)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阿奎那D.阿伯拉尔

2-30。

就其发生而言被认为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寺院制度的产物的是(A)A.修道院学校B.大教堂学校.C.约克学校D.坎特伯雷学校

2-31.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D)A.法语B.英语C.希腊语D.拉丁语

3-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C)A.12世B.13世纪C.14世纪D.15世纪

3-2.文艺复兴运动开端于(B)A.东欧B.西欧C.南欧D.北欧

3-3.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于(A)A.意大利B.西班牙C.英国D.法国

3-4.1453年被土耳其所灭的国家是(D)A.日耳曼帝国B.波斯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3-5.被认为是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的是(A)A.人文主B.理性主义C.现实主义D。

蒙昧主义

3-6.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人是(B)A.委基乌斯B.维多里诺C.格里诺D.佛杰里奥

3-7.被称为是“第一所新式学校”和“快乐之家”的学校是(A)A.孟都亚宫廷学校B.奎恩学院C.伊顿公学D.爱尔福特学校

3-8.《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的作者是(A)A.佛杰里奥B.维多里诺C.格里诺D.委基乌斯

3-9.《愚人颂》一书的作者是(B)A.拉伯雷B.伊拉斯谟C.蒙D.格里诺

3-10.北欧文艺复兴运动中法国教育家拉伯雷的主要著作是(A)A.《巨人传》B.《散文集》C。

《愚人颂》D.《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学科》

3-11.《散文集》一书的作者是(B)A.拉伯雷B.蒙田C.佛杰里奥D.委基乌斯

3-12.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并于1581年当选为波尔多市市长的是(B)A.拉伯雷B.蒙田C.伊拉斯谟D.格里诺

3-13.认为正确的教育应当以培养“新人”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A)A.蒙B.格里诺C.伊拉斯谟D.拉伯雷

3-14.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A)A.1517年B.1317年C.1417年D.1617年

3-15.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C)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3-16.被称作是“教皇的奶牛”的国家是(D)A.意大利B.瑞典C.英国D.德国

3-17.成为德国各界反对罗马教廷的共同纲领的是(A)A.《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B.《基督教的自由》C.《教会的巴比伦之囚》D.《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

3-18.发表《基督教原理》的是(C)A.路德B.慈温黎C.加尔文D.艾克

3-19.发表《六十七条论纲》的人是(D)A.加尔文B.路德C.艾克D.慈温黎

3-20.逐步成为以加尔文教义为指导思想的共和国是(C)A.莱比锡B.法兰西C.日内瓦D.苏黎世

3-21.耶稣会的创始人是(A)A.罗耀拉B.艾克C.路德D.加尔文

3-22.《耶稣会章程》的起草者是(B)A.加尔文B.罗耀拉C.路德D.耶稣

3-23.耶稣会正式颁布《教育计划》是在(D)A.1556年B.1559年C.1589年D.1599年

3-24.耶稣会学校的最高首领是(C)A.省长B.教授C.将军D.校长

3-25.耶稣会始建于(A)A.1534年B.1540年C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4-21.世界上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是(C)A.意大利B.英国C.德国D.荷兰

4-22.1708年在哈勒创办“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的人是(A)A.席姆勒B.赫克C.康德D.黑格尔

4-23.赫克在柏林开办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的时间是(B)A.1708年B.1747年C.1787年D.1734年

4-24.是一种强调人类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教育思潮,在德国又被叫做(A)A.泛爱主义思潮B.爱国主义思潮C.民族主义思潮D.排外主义思潮

4-25.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出版《初等读物》小册子的德国泛爱主义者是(C)A.席勒B.歌德C.巴西多D.康德

4-26.在德国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局面的著名大学是(B)A.波恩大学B.柏林大学C.不莱斯劳大学D.慕尼黑大学

4-27.1887年德国的凯兴斯坦纳建立第一所职业学校的地点是(C)A.柏林B.波恩C.慕尼黑D.兴登堡

4-28.俄国开始过渡为封建制国家是在(B)A.6世纪B.9世纪C.12世纪D.15世纪

4-29.俄国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开始于(A)A.彼得一世B.沙皇二世C.彼得二世D.沙皇三世

4-30.俄国颁布第一个《国民学校章程》的时间是(B)A.1725年B.1786年C.1755年D。

1802年

4-31.俄国成立教育部是在(A)A.1802年B.1804年C.1786年D.1725年

4-32.1872年,开办俄国第一所女子高等学校的地点是(A)A.莫斯科B-彼得堡C.斯大林格勒D.巴库

4-33.美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间是(C)A.1776年B.1787年C.1807年D.1775年

4-34.美国于1636年设立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A)A.哈佛学院B.费城学院C.耶鲁学院D.西点军校

4-35.美国独立于(B)A.1775年B.1776年C.1787年D.1786年

4-36.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C)A.肯尼迪B.林肯C.华盛顿D.杰佛逊

4-37.在美国最先设立州教育委员会的是(D)A.弗吉尼亚州B.纽约州C.佐治亚州D.马萨诸塞州

4-38。

1825年在美国首先制定教育法的州是(A)A.伊利诺州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