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8173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5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docx

广东省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

九年级思想品德必须牢记的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说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1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标: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2、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三者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1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

快速发展

16、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1、在我国,在所有经济形式中,扮演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11、对待台湾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提,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港澳的回归与繁荣说明“一国两制”是正确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12、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3、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

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

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2、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国情:

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国情决定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5、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8、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9、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实施节约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3)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13、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1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如: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到本世纪初,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3、提出“四个尊重”方针的依据: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实现共同富裕。

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4、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资源。

5、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6、与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相一致的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

7、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9、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防止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10、当前我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11、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

1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2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鲜明特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是一个坚强的、能把全国亿万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的领导核心。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

8、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给有关国家机关反映。

方式:

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当面反映意见。

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依法治国的核心:

以宪治国

1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1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公民如何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14、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15、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6、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公民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2.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

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关系到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4、发展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9、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的方针、态度。

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把批判与继承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0、对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态度。

对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1、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4、影响和平的因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扩大。

因此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

5、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6、影响发展的因素: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

7、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9、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

10、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2)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3)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5)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然而,

(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

(2)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11、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

14、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的崇高事业。

4、中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

(2)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5、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7、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1)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挑战:

(1)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3)我国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2、我国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民族团结的意义:

(1)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维护各民族团结,要履行这项义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要做到“三个尊重”,即: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7、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8、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如何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需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

(2)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3)需要博采各民族之长,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营养;(4)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

(5)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时代精神: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1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2、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3、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意义:

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与安危。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地爱国情感,也是公民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4、立报效祖国之志的作用:

当一个人下决心为祖国的独立、尊严、荣誉、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切时,就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5、报效祖国是大志。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7、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8、做一名坚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9、中学生如何做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1)当代中学生立志报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在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时,我们要反对二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否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长,对一切外来文化都加以排斥的错误倾向;一种是盲目崇外,妄自菲薄,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3)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同分裂祖国和一切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4)中学生立志报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10、当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就能焕发出光彩,从而获得成功。

今时代更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我们要充分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自己,从而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1、理想的含义:

人生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称之为理想。

P103

2、理想的分类:

家庭、国家、社会、个人;生活、工作;

3、崇高的理想的重要意义。

(1)崇高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2)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3)崇高理想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4、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5、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意义:

共同理想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8、当代青少年来的崇高使命:

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

9、现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2)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3)现阶段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在农村,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边远地区,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文教卫生事业,都还相当落后。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步加以解决。

(3)即使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已经过上比较富裕生活的人们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要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4)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