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894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

5《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4篇)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会默写《泊船瓜洲》,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诗人有家不能还的心境。

【自主学习题纲】

一、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多音字要读准并且知道为什么这样读。

方法①查字典了解意思②结合句子了解)

二、查阅作者资料和了解写作背景(要求选择重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出来。

三、日积月累

1、多音字组词;2、形近字组词;3、除课本注释以外的不理解词语的解释。

四、古诗理解

1、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至少一个)

五、学习目标希望自己通过学习达到的目标。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预习题纲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曾经背过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古诗

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词都是表达什么情感的?

(思乡),像这一类的古诗你还记得有哪些?

背给大家听听,那你知道是什么惹得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吗?

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是的,虽然引起诗人思念家乡的事物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思乡情!

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由古至今,从未间断。

今天我们将继续诵读这一类的诗词。

这节课先来学习《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泊船瓜洲》)

二、展示交流,读通古诗。

1、根据你们以往的经验,学习古诗应该完成什么目标呢?

学生自由表达后教师总结归纳:

(①理解诗意;②品悟诗情;③熟读成诵。

2、读学习古诗首先要做到正确流利的读出来,你做到了吗?

教师多种方式检查读,确保全体学生都会读。

3、检查多音字并相机做自学提示第一题。

4、你在预习中还做了什么?

我请一个小组来汇报:

教师提示:

要认真倾听,同一方面的不同内容可以随时补充,但不要重复①诗人王安石的资料及其他背景资料。

②形近字③重要的单个词的意思④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问题。

5、是不是同学们都像这些同学预习的这样呢?

请同学们拿出桌洞里的练习题,做上面的自学提示部分第二题。

借助此题达到三个目的:

①为什么这样填?

②相机理解“间”的读音和词意问题。

③结合此图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三、抓住诗眼,品悟诗情

让我们踏上王安石的那条小船,去品味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吧。

1、请同学们用心读读此诗,多读几遍,标出来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词句。

2、学生自学后交流

(一)品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这两句中,你从哪个字中读出了什么?

抓住“一水”“只”对比滚滚长江水和数重山体会作者明明离家很远却觉得很近的这种感觉,从而读懂因为思念才让天涯变成了咫尺,并尝试读出诗的味道。

2、补充王安石在这次赴京途中的其他诗作中的诗句“青松十里钟出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体会同样的感情。

3、教师总结再引读:

是啊,诗人虽然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即使离家再远,也觉得家乡就在眼前。

我们齐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二)品读“绿”

同学们很会品诗,简单的一个“只”竟让你品出了这么些,那要说起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应该是什么?

1、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朗诵那些描述江南春景的妙词佳句。

2、师:

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

有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把你看到的画面读成一句诗,那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

这么美的画面读成诗中的一个字——绿(点课件:

“绿”字变成绿色)

3、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

说到这个“绿”字,让我想起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请同学们快速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你试着把绿换成这些字读一读,比较一下。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

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文章,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4、一个“绿”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景,可是老师也有个疑问:

春风真的只绿“江南岸”吗?

那作者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不说“春风又绿江两岸”呢?

透过这一个“绿”字,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依恋家乡之情。

(三)品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1、同学们,家乡风景如画,家乡如此让人眷恋!

那诗人回去不就成了吗?

为何说“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谁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点课件:

出示王安石资料)自己读一读。

资料:

看完以上的材料,你又知道了什么?

请告诉大家。

2、你读出了诗人此时的什么心情?

忧愁,因为――悲伤,因为――

归心似箭――渴望与亲人团聚――

3、教师引领学生感情诵读。

师:

是啊,明月自古就有团圆之意,诗人睹月思亲,归心似箭,可是皇命难违,只能这样问——(指屏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指生读)

师:

这是诗人内心忧愁的真实写照——(齐读)

四、熟读成诵,升华情感

1、站在瓜洲古渡的诗人,此时千种滋味,万般愁绪,涌上心头,他遥望家乡,请你来读――

2、九百年前,瓜洲古渡口,站着一位诗人,他的身后是深深依恋的家乡,他的前方仕途茫茫,你再读——(指一名)

能背下来了吧?

我们一起背——(齐背全诗)

五、达标测试,巩固延伸

1、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融融春风,吹不尽我的思乡梦。

多年以后,当有一天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的时候,我想你对这份思乡情定会体会得更深。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题,做巩固运用部分。

检查一下你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做完后交流

3、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尝试自学另外两首诗词。

附达标测试:

自学提示

1、你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2、读句子,填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根据这句诗,把“钟山”和“瓜洲”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巩固运用

1、填空。

①《泊船瓜洲》是()代诗人()写的一首思乡诗,诗中集中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诗句是,。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的“绿”字可以换成()()()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

因为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3、下列诗句中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引起来的?

试分析。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②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③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

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

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

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

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

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

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

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

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

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指名答.)

17.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

谁不想留恋其中?

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

(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

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

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

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

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6、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7、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学习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学习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

(到过或没到过)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生:

好!

师:

我们要游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

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而“京口”这灵秀之地,诗人们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句: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

《泊船瓜洲》---王安石,生读题。

(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因为“泊”字是多音字)

师: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边游览边欣赏古诗的时候了。

3、同学们,你们喜欢“瓜洲”的风景吗?

你们喜欢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千古绝唱的诗吗?

生:

喜欢。

师:

看看课文中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先去读一读这首名诗吧。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

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

师:

读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回答。

生:

我觉得诗写得很好,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二)

1、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生:

“绿”。

师:

为什么?

生:

用“绿”字最能表现出勃勃生机的春天。

师:

王安石在写这句时也许不是一下子就想到用“绿”字,他也许在推敲着,大家想一想,王安石可能会用到哪些字眼呢?

生1:

“到”

生2:

“入”

生3:

“吹”

生4:

“满”

生5:

“来”

生6:

“戏”

师:

大家读读,比较一下,效果相同吗?

生:

不同

师:

用“绿”最好,老师也同意。

这“绿”在诗句应如何解释?

生:

“吹绿了”

师:

“绿”字原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什么词?

生:

动词

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指导把“绿”字读好。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生:

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师:

那就和你的小组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

想到什么说什么。

4、小组之间互读、练说。

5、小组代表发言。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

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

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全班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奇丽风光。

这种“绿”色呢?

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

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

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三、激发知识冲突: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

谁不想留恋其中?

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

(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

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

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简介: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3、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4、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指名答)

5、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知识

1、“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思念呀!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吧!

2、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诗人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3、同学们,你们继续说说有关思乡的诗词吧!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安石,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辞官归家途经瓜洲时所写的,写出了诗人停船瓜洲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实易懂,感情真挚强烈。

因此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重点词,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学会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有了一定的语言的积累,本诗较浅显,学生结合注释很容易读懂。

因此,本课教学我以“读”为面,“说”为线,“品”为聚焦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构建“解—知—明—品—诵”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

学生也用“解—知—明—品—诵”的方法来学习本诗,明确目标要求,多读细品。

四、说教学程式:

(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我问孩子们:

“当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看到圆月都会感慨万分,借诗抒发自己的情怀,谁见过这样的诗,能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诗,看作者借月抒发什么情怀?

”谈话导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

(二)学习古诗

对古诗的教学我让学生按“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这五个步骤进行自学。

1、解诗题

齐读课题结合注释自学理解课题。

这样把课堂的学习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学者。

2、知诗人

让孩子们自由谈谈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

诵读学过的王安石的诗,最后我归纳简介诗人及写诗的时代背景,让孩子们了解诗人离乡当官数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这首诗就是诗人归家途经瓜洲时所写的。

便于学生理解诗人的忧伤情感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为学习本诗理解诗人感情做好铺垫。

3、明诗意

(1)通过多读,反复读作到明诗意。

一读诗句要求读准多音字(泊bó、间jiàn、只zhǐ、数shù、重chóng、还huán)。

二读诗句要求把握好节奏。

三读诗句要求读完后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和伙伴们交流你读懂的地方及不懂的地方。

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练习巩固诗意

①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标出瓜洲、京口、钟山,三个地方的位置。

②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朗读古诗,另一位学生讲诗意。

③模仿补充老师的板书

望乡近“只”

泊船瓜洲

4、品诗境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学生已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接着应让学生找出自已喜欢诗句来品,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原因。

如:

①品“只”字。

一个“只”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品读一二句诗想想诗人望乡看到了什么?

你又看到了什么?

该怎样来读这两句诗,用你的独特感受去读一读。

②品“绿”字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是这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第一步:

理解“绿”字的意思是吹绿了。

第二步:

换一换“绿”字,看你会用哪个字?

最后我总结:

关于“绿”字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作者在写诗时,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定用“绿”字,作者精心修改诗作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教育学生在写作时,也要向作者学习,推敲用词,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句。

第三步:

说说“绿”字为什么比其他字好?

总结出“绿”字不仅充满色彩感,又饱含了动感,使这首诗变生动了。

第四步:

再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想想你看到了什么,什么绿了?

口头完成填空:

一阵春风吹来,吹绿了吹绿了吹绿了。

让学生展开想象,大地是怎样变绿的?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拍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镜头?

第五步:

一个“绿”字你读出了什么感情,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

③品“还”字,理解感悟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谁来把这种思乡之情读一读。

假如你是诗人,此时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自己的家乡,你会怎样说这句话。

5、诵诗句

虽说诵诗句是学习古诗的最后一环节,但读诗句却是贯穿课堂始终的,内容上有初读、解读、品读,形式上有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诵。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朗读指导得太到位,应该给学生一点空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他把他独特的感受读出来,把心底的声音发出来。

在诵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调来唱古诗。

在学生唱完后给予鼓励,孩子们的演唱激情已经把老师点燃了,老师也想唱一唱好吗?

接着清唱……这样一来,不但加强了孩子们对古诗的背诵,同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这五步曲既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路子,又是教师教学古诗的一种方法。

这一教学程序的设计层层深入,有利于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和启发诱导,能扎实地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写思乡的诗,背一背,让孩子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布置

孩子们,诗人们用诗名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请你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吧!

喜欢画画的孩子画一画你的家乡,喜欢唱歌的孩子找有关家乡的歌来唱一唱,喜欢朗读的孩子找有关家乡的文章来读读。

这样的作业布置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