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206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册教案14单元.docx

第四册教案14单元

1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2.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方法:

自主识字,朗读感悟。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音乐《春天在哪里》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放录像,带领学生春游时的活动场面)

1.小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

2.过渡:

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

里找到了春天?

板书:

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过渡:

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

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3.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交流识字情况。

(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

(3)演示识字方法。

师:

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躲)用“躲”字组词。

4.默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

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

4.学生交流。

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5.教师范写。

“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6.学生仿写。

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

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问:

春姑娘找到了什么?

(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二、品读,品味佳句

1.出示“害羞”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4-7 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

3.看读,体会感情。

(1)教师读课文,学生看表情、听声音。

学习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读课文,教师看读、指导。

4.观察板画,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练习说话。

练习“……像……”句式。

三、欣赏,自主表达

1.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屏幕打出课文插图动画。

尝试背课文。

2.毛遂自荐背诵课文。

3.引读。

师:

春天来了!

生:

我们……,我们……,我们……,我们……。

 师:

她在……,

生:

在……;

师:

她在……,

生:

在……。

4.集体齐背。

四、拓展,升华情感

1.启发谈话:

说一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她是什么样子。

2.争当小画家,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

(准备画布,集体创作)

七、作业:

八、板书:

1、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 野花 树木

听到了    小溪 喜鹊 杜鹃

闻到了    花香 春的气息

触到了    荡秋千   摇啊摇

九、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举一反三,拓展延伸。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

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3)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

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

     左右结构:

枯、徐、烧

     上下结构:

宿、菜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追、店

(3)重点讲解。

 未:

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

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

宝盖不宜太宽。

 烧:

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

“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

教师随

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

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

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

3.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

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

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4.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七、作业:

八、板书:

  白居易

  枯    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

黄(绿)(黄)

九、教学反思:

 

3笋芽儿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画面导入。

(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

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

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自学课文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正音: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2.展示方法:

如:

猜谜:

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

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质疑:

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

(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

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

(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

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指导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初步朗读

1.轻声读课文:

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

(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

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

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感悟想象

1.默读课文:

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

(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

你喜欢笋芽儿吗?

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理解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指导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

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七、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八、板书:

3笋芽儿

        春雨   雷公公     小草

   笋芽儿  撒娇  扭动钻我不怕我要赶快长大自豪

   竹妈妈  摇头  吹坏  穿  唠叨

九、教学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三、教学方法:

自学交流,表演理解。

四、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春天来了,人们都忙着栽花种草,看,可爱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丛玫瑰呢!

2.板书课题,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

(1)利用图画或实物帮助识字。

(2)利用汉字的特点识字。

如表示动作的字“瘸、拐”等。

(3)在组词中识字。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围绕课后“泡泡”里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感知。

2.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

“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

(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5.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感悟。

(1)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试一试。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导演小鹿,要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

提示学生可以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语言表演出来。

指导演鹿弟弟鹿弟弟心情有什么变化?

(由“惋惜”到“也高兴地笑了”)玫瑰花开的时候,虽然小鹿自己没有看到,但是花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

因此,他感到高兴,觉得这玫瑰花没有白栽。

四、实践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

查查有关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

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

 

第二课时

一、诊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

如,烧--浇,躲--躺,由--抽,射--谢,歌--哥,别--拐,青、争--静。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

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3)“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边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中的“车”下面要变横为提,笔顺为先竖后提。

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浓密惋惜终于渐渐地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

(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七、作业: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

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八、板书:

4、小鹿的玫瑰花

栽 三十二朵(高兴)

      躲 一瘸一拐(焦急)  小鹿

      看 不到一朵(失望)(没白栽)

 黄莺(高兴)幸福、欢乐

微风

九、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

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能自主识字,读读认认,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读背诗句;用词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实践为主,亲身参与“找春天”的活动,注重课后延伸。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识字卡片,竞赛评比用的小红花。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画面:

春姑娘撒花变成图上事物。

配音:

嗨,欢迎同学们来到“语文园地”——“小小观察台”,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比较,发现朋友。

  导语:

请赶快认识画上的事物,哪些能成为朋友。

你是怎样发现的?

3.观察联想,练说句子。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一对对朋友,再想想,怎样把你的发现说得更明白、具体。

(请看课件)春姑娘是怎么说的?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试试吗?

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争取说给全班同学听。

(3)同学交流时,比比谁听得好,敢大胆说自己的意见。

4.联系经验,拓展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游戏激趣。

 导语:

走出“小小观察台”,春姑娘又带我们来到“字词游戏宫”(点击课件)。

 配音:

欢迎同学们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

请看游戏提示: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选组长,分任务。

 ②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

 ③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④快乐传递读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2)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

教师随机指导。

      材:

与木相关。

(材料、钢材、教材)

      按:

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读“按”。

按时、按期。

      笨:

“本”字加上竹字头,组成笨。

笨重。

      烈:

“列”字加上四点水,组成烈。

烈士、烈火、激烈。

(3)做快乐传达游戏。

去掉拼音,还会认这些生字吗?

分小组听音乐传生字卡片,音乐停,拿卡片同学依次教读生字。

(4)生字搬家。

  出示课件制作的儿歌,配图。

生字搬了家,跳进儿歌里,你们还会读吗?

       (笨笨熊)或乖乖笨,摇渡船,

    运粮食,运木材。

    烈日当头不用帽,

    按时到达心欢笑。

2.读读背背。

  过渡:

(点击课件,春姑娘话白)祝贺同学们识字闯关成功,让我们到语文天地“精美语句园”去采集最美的诗句吧。

比谁采得多。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4)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或即兴写诗。

3.我会填。

  过渡:

同学们积累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会用学过的词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1)读词:

春光、天空、枝条、绿叶、阳光、小溪。

(2)请同学们讨论填空。

(3)交流欣赏,画图,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走进春天。

(1)播放《找春天》的录音磁带,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2)从《找春天》的歌词中,你知道春天在哪里?

把你听明白的意思悄悄告诉同桌。

  过渡:

春姑娘悄悄地告诉同学们,春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尖……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在春天里的新发现吧。

2.回顾春景,感受春天。

  导语:

春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在春游中,同学们有好多新的发现,新感受。

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回味一下春天里的快乐。

(1)播放春景图和录像片断。

(2)先分成小组,把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新感受,说给同组同学听。

   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如:

在校园里我发现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报告春天来了。

  在公园里,闻到一阵阵花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丽。

  我发现春天里太阳暖洋洋的。

 我发现……)

3.自由交谈,赞美春天。

    和同学相互说说春天里你发现同学们最想去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

如春季运动会,春游,画春天,写日记收藏春天,唱歌跳舞唱春天,赛诗会,做标本,做书签抓紧时光勤奋学习,珍惜春天等。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赞美春天。

写写,画画,配画。

  导语:

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万紫千红。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

2.分组练习。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讨论、练习写诗、写话。

(2)喜欢书法的同学,练写书法作品。

(3)喜欢积累诗句的同学,抄写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3.诗配画游戏。

 请画画的同学将作品摆在教师中间。

 写诗、书法、抄写诗句的同学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去选画,配诗,可以几人造一幅画。

诗画结成队的同学共同读诗,介绍画的意思。

4.唱歌跳舞的同学带领全班跳《春天在哪里》。

二、宽带网,拓展学习

  导语:

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

其实呀,春天里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有关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朗读十二月对花:

(一问一答)

  正月迎春花,二月绽春兰,三月桃花艳,四月开杜鹃,五月石榴花,六月里荷花,七月扼子俏,八月飘桂花,九月菊花黄,十月出芙蓉,冬月小仙傲,腊月挺梅花。

4.交流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1)网站。

如春笋网站。

 

(2)描写春天的古诗。

如《春夜喜雨)《春晓))(咏柳》《游园不值》《春日》《村居》《草》《泊船瓜州》。

 (3)歌唱春天歌曲。

如《春雨沙沙》《小燕子》《找春天》《少年歌唱春大》。

七、作业:

八、板书:

 

九、教学反思:

 

5泉水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三、教学方法:

朗读理解,积累佳句。

四、教学准备:

音乐《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隅

1.课件导入。

播放泉水的画面:

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

(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

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

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

(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

泉水从哪里来?

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三)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

泉水流过哪些地方?

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四)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五)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

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

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读文

学习4——7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