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384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欣赏《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

它记叙了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到书店中去窃读的经历。

一个热爱读书的女孩,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只好偷偷到书店看书。

她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辛苦,担忧、焦急、惧怕的滋味,惊喜、快乐、满足的幸福,都在她的言语行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

正是这“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让我们看到了童年的林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作者善于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独白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窃读滋味。

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跨、踮、挤、挤”等一系列小心翼翼地动作描写和庆幸自己“总算挤到里边来了”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她对书的渴求,对能够读到书的满足。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对知识的渴求;二是通过作者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窃读”的滋味写具体的;三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激发对读书的兴趣。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通过对动作、心理活动的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把窃读滋味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第一课时,完成让学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这个教学目标。

主要通过两种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

第一,品;第二,读。

品:

抓重点词句,品出窃读滋味。

围绕“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一主线,让学生默读1──4节,批划写出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简单批注。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感受她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领悟作者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读:

抓特定场景,读出窃读滋味。

读5──7节作者自语式的独白的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及对读书的热爱。

第二课时,在读书交流中梳理读不同类型书的方法的教学内容,以此给学生以读书方法的指导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都在哪儿读过书?

有什么感觉?

2.出示课件:

林海音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对她的了解,教师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

2.检测字词。

(出示课件)(重点点拨“哟”的读音、“腋下、踮起脚尖、饥肠辘辘”的意思、“檐、碗”的书写)3.整体感知:

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紧扣题目理解“窃读”。

4.找出最直接写出作者窃读滋味的一句话。

三、抓重点词句,品窃读滋味:

1.默读1──4节,批划能表现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写体会。

2.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课件)预设: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引导学生从“跨、踮、钻、挤”一系列动作词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体会作者的心理从跨进店门的“暗喜”,“头发乱了”不顾形象挤进来的庆幸以及找到书后的惊喜的变化过程。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引导学生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中体会作者读书的急切,想象饿狼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林海音见到书后会是怎样的表现。

)3.指导朗读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根本是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这种方法,感受、领悟、积累语言,为以后的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抓特定场景,读出窃读滋味:

1.自由读5──7节,边读边想象是怎样一幅画面?

2.指生读喜欢的段落,其余生评价。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读出画面感。

)3.师:

林海音童年读书的经历是坎坷的,尽管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或者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窃读,甚至外面瓢泼大雨我却故作为难地读,但只要看到那本我喜爱的书,我就会──齐读: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评读、听别人读想画面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师:

同学们,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

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作者窃读完一本又一本书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找一找。

2.谈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的理解。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感悟来谈体会,如平日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读书让自己有了怎样的成长等)3.师:

的确,我们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读书,书能丰富我们的视野,也能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

所以我们也要不忘国文老师的这句话: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出示课件)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2.练习本课的生字词。

板书设计1、窃读记快乐:

暗喜庆幸急切……惧怕:

躲在大人身后雨天故作为难吃饭长大读书长大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写出作者的对读书的渴望。

通过真实的心理活动描写,如“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写出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三、读书交流,梳理读书方法:

1.师:

你们平日都喜欢读什么书?

书中的哪篇内容、哪个场景、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小组交流3.大组交流:

(引导梳理读书方法)名著类作品:

不仅要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章节、一篇篇故事感知人物或嫉恶如仇或敦厚善良的人物形象。

名人传记:

试着写写读后感,先写写名人成长的经历,再围绕着他们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历史故事作品:

每读一段历史故事,和周围人交流交流你的想法。

儿童文学作品:

生动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书里,感受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方法,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一个语文老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功莫大焉!

四、总结,激发阅读兴趣:

师:

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就让我们一路读下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因为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板书设计1、窃读记读书长大名著类:

内容形象名人传记:

故事感受历史故事:

事件启发儿童文学:

情节兴趣课堂反馈:

课堂上学生跟随着林海音时而察言观色、时而隐藏自己、时而故作为难地读书,体会着窃读时的腰酸腿麻、饥肠辘辘,经历着窃读的担忧、恐惧,体验着读书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这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滋味,让学生快乐着她的快乐,惧怕着她的惧怕。

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

通过读书感悟的交流梳理了读不同类型书的方法,是“以读学读”的最好例子。

课上加强了教材与课外学习的整合,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参考资料:

林海音(1918年-2001年),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父母曾在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

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

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