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13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docx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样本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1、供应室人员要树立严格科学作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做好可重复使用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工作。

3、严格区别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储区,实现“由污到洁”工作流程,不得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4、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不得混淆。

5、严格掌握灭菌程序,保证灭菌效果。

6、工作人员按规定着装,消毒员持证上岗。

7、每日要认真清点各类物品,并做好登记,物品丢失,个人要补偿;对破损物品及时更换,保证及时供应。

8、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9、遵守劳动纪律。

10、准时下收下送,每月到科室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11、每周卫生大清扫一次,水池经惯用消毒液刷洗。

12、操作前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消毒物品抽样培养,化验单保存。

13、下班前必要认真检查水、电、高压锅阀门和门、窗关闭状况,以保证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供应室人员必要有高度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2.布局合理,工作区域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储区,区别清晰,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3.不应在诊断场合对污染可重复使用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应采用封闭方式回收,到CSSD进行清点,气性坏疽及突发因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解决。

4.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5.消毒剂浓度每日进行监测并登记;每月对空气、灭菌物品(感染科监测)进行细菌培养,成果存档。

6.严格掌握灭菌规程及监测制度。

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每日开始灭菌运营迈进行B-D测试。

7.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储在无菌物品存储区。

8.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卫生消毒。

9.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10.室内每日湿式清扫,清扫用品按区别开使用。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追溯、召回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对影响灭菌过程和成果核心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物理监测法不合格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因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成果符合规定。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因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成果符合规定。

4、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无菌物品方可发放。

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灭菌物品,重新解决;并应分析因素生物监测不合格因素,改进后,生物监测持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5、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营状况,涉及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重要物品、灭菌程序号、重要运营参数、操作员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监测成果等,并存档。

6、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营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

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期应≥3年。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清洗质量监测

1、寻常监测:

采用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器械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

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所有物品清洗质量,并记录。

3、清洗消毒器应每批次监测物理参数及运转状况,并记录。

二、压力蒸汽灭菌

1、工艺监测:

每锅登记温度、压力、时间、锅次、锅号、消毒员等。

2、化学监测:

每包内放化学批示卡,包外粘贴化学批示胶带。

3、B-D实验:

每日第一锅空锅进行.

4、生物监测:

每周进行一次.

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1、物理监测:

每次灭菌应持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

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使用阐明或操作手册规定。

2、化学监测:

每包外进行化学监测+—灭菌过程标志:

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批示物,通过观测其颜色变化,鉴定其与否达到灭菌合格规定。

生物监测:

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生物监测。

四、消毒质量监测

1、湿热消毒:

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温度和时间,监测成果符合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应定期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并记录,成果符合该消毒剂规定。

3、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抽样3-5件进行生物监测。

五、灭菌后物品每月做一次抽样细菌培养,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六、每月对无菌物品、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监测一次,并有记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污染物品回收→污染物品分类→污染物品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物品包装→灭菌解决→无菌物品储存→无菌物品发放

供应室清洗消毒流程

冲洗→洗涤(酶洗)→漂洗(流动水)→终末漂洗(去离子水)→消毒

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解决操作流程

一、污染器械回收

(一)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污染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容器中,并写好科室、物品、名称、数量,由CSSD集中回收解决。

不应在诊断场合对污染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因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解决。

(二)回收工具及下收污染物品车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

(三)回收人员注意保持手卫生。

二、分类

(一)在CSSD去污区供应室两名人员对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核查,并做好登记(日期、科室、物品名称、数量、清点人员签字)

(二)依照器械物品材质,精密限度等进行分类解决。

难以清洗污染器械,应分开放置解决。

(三)将器械关节打开,保证清洗质量。

三、清洗

(一)冲洗:

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二)洗涤:

冲洗后应用多酶液浸泡10分钟后在水下进行刷洗、擦洗,精密,复杂器械应超声清洗。

(三)漂洗:

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水温≤40℃。

(四)终末漂洗:

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超声清洗

(一)宜一方面初步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再进行超声清洗。

(二)应在清洗水中添加清洁剂,水温应≤45℃。

(三)应将器械物品放入篮筐中,浸没在水面下,器械腔内应注满水。

(四)超声清洗时间宜选取3-5分钟,可依照器械污染状况延长清洗时间,不适当超过10分钟。

(五)终末漂洗应用软水或纯化水。

(六)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使用阐明或指引手册。

清洗注意事项

(一)去除干固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二)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气愤溶胶。

(三)官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

(四)清洗用品、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五)塑胶类和软质金属材料器械,不应使用酸性清洁剂和润滑剂。

(六)被清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充分接触水流:

器械轴节应充分打开:

可拆卸零部件应拆开;官腔器械应使用专用清洗架。

(七)机器清洗设备运营中,应确认清洗消毒程序有效性。

观测程序打印记录,并留存。

(八)超声清洗时应盖好盖子,防止产气愤溶胶,并应依照器械不同材质,选取相匹配超声频率。

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因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断器械、物品符合规定解决流程

(一)朊毒体污染解决流程

1)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

使用后密闭包装焚烧解决。

2)可重复使用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进行解决,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分钟,或132℃30分钟,或121℃60min.

(二)气性坏疽及突发因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1000㎎/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不少于30分钟,再按照规范进行解决。

(三)注意事项

1)解决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因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2)每次解决结束后,应及时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四、消毒

(一)清洗后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解决。

首选热力消毒,不耐高温和湿热消毒器材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酸性氧化电位水,或获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允许批件消毒药械进行消毒。

(二)消毒后可直接使用器材,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O值≥3000。

(三)消毒后继续灭菌解决器材,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或AO值≥600。

(四)内湿热器材应首选热力消毒(清洗消毒器、煮沸槽等),湿热消毒办法温度与时间应达到90℃≥1min,80≥10min,70≥30min

五、干燥

(一)不应使用自然干燥办法进行干燥。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解决。

(二)依照器械材质选取适当干燥温度。

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

(三)对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解决。

(四)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管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用95%乙醇进行干燥解决。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一)用目测或使用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二)清洗质量不合格重新解决;有锈迹,应除锈;锈蚀严重应报废;器械功能损毁及时报修或报废。

(三)应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四)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五)器械功能应完好,无损毁,配套使用;针尖锐利无沟、针梗畅通无弯曲、穿刺针配套;橡胶制品不粘连、不变形。

七、包装

涉及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记等环节。

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1、盘、盆、碗等器皿,宜单独包装。

2、剪刀和血管钳轴节类器械不适当完全锁扣。

有盖器皿应开盖;摆放器皿间应用纱布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精细器械、锐器应采用保护办法。

3、灭菌包重量规定:

器械包重量不适当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适当超过5KG。

4、灭菌包体积规定:

30CM×30CM×50CM。

5、包内放化学批示卡,包外放化学批示胶带。

6、灭菌物品包装标记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代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7、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办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

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当,松紧适当。

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8、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条宽度应≥6㎜,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

9、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批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批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测包内化学批示物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批示物。

10、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周外不应有缝补,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八、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涉及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监测。

灭菌前准备

1、每天设备运营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灭菌器压力表处在0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在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门冷凝水排出口畅通,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营条件符合设备规定。

2、进行灭菌器预热。

3、每日开始灭菌运营前空载进行B-D测验。

灭菌物品装载

1、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

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

2、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

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3、手术器械包、硬质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底部无孔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

4、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内容积90%;同步不应不大于柜内容积5%.

灭菌操作

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营状况。

灭菌物品卸载

1、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是方可移动,冷却时间>30′

2、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批示物合格;检查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

无菌包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

九、储存

1存储区要有专人管理,接触无菌物品应先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2、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储在无菌物品存储区。

3、物品存储架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

4、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使用。

5、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使用纺织品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6、无菌物品应注明物品名称,操作人员编号、灭菌日期、有效期、锅号、锅次,专室专架,专人保管,保证无菌物品质量。

7、如有过期包或疑似污染包应重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后再发放。

十、无菌物品发放

1、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2、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3、发放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运送无菌物品器具使用后,应清洁解决、干燥存储。

 

手工清洗操作办法及注意事项

1、使用酶洗液时,必要严格掌握多酶液配制浓度和作用时间,保证刷洗效果。

2、浸泡刷洗器械要打开关节、套管器械要拆开,分开摆放,物品应完全浸泡在酶洗液中。

3、刷洗器械时要注意关节、有齿处,在水下刷洗。

4、手工清洗时不能使用去污粉擦洗器械上污渍。

必要使用刷子或海棉擦洗。

使用后刷子等用品应每次消毒。

5、工作人员在进行手工清洗时必要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器械检查及维护

包装前必要对器械进行干净度检查。

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光亮、干燥,没有污渍和锈迹。

需要检查每件器械功能完好性。

器械不变形、没有裂隙、器械关节灵活、螺丝牢固无松脱、咬合整洁紧密。

①剪刀纱布进行锐利度功能检查。

②目测有疑问持针器检查可取一根与之相称缝针用持针器咬住缝针,卡锁放在第二个锁齿位置,用手抽动缝针,如果容易抽动,阐明器械功能不佳。

③检查有疑问各类钳子后段卡锁检查,可采用关闭第一齿卡锁,在手掌中拍打实验,如果因而弹开,器械不能使用,应维修或更换。

④检查橡胶管物品与否畅通、有无粘连、导管弹性与韧性,与连接器械与否紧密等状况。

⑤各类穿刺针针尖无毛刺,有针芯穿刺针完全配套,针芯不能长于或短于针套。

必要检查针梗内干净度。

 

包装注意事项

人员规定:

着装整洁、带圆帽、专用鞋、可戴口罩、手套。

包装材料规定:

纺织品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应有使用次数记录,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当,松紧适度。

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制度

l.按各科室需求配备各种物品,依照使用状况及时调节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储备。

2.每日定期下收下送,保证无菌物品供应。

3.供应无菌物品应标明品名、灭菌期、失效期及打包人签名。

凡灭菌物品外观检查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必要重新检查、包装后再做灭菌解决。

4.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原则规定。

5.一次性用品按筹划报采购中心(设备科)。

6.建立各科室物品账目及请领、发放、报损制度,定期清点并上报关于部门。

7.定期征求临床科室对供应工作意见,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8.建立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浮现质量问题时紧急风险预案,完善突发事件解决流程。

9.严格执行各区工作流程规定及操作规程。

 

污染区感染管理制度

1.污染区应分为回收区、洗涤区和精洗区。

2.污染区工作人员应有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

3.物品去污应通过度类、浸泡、清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及干燥6个环节。

非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灭菌前须进行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4个环节。

4.下收下送车辆必要洁污分开,分区存储,每日清洁。

下收下送过程中应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

5.对的选取、合理使用清洁设备。

 

清洁区感染管理制度

1.清洁区是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保管、灭菌工作区域,可分为包装区和灭菌区。

2.依照待灭菌物品性质,选取对的灭菌办法及包装材料。

3.对的包装待灭菌物品,灭菌包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消毒规范规定,灭菌包外必要有化学批示胶带贴封,并有明显标记。

4.灭菌时应注意物品摆放及装载量,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灭菌操作程序对的。

5.灭菌岗位人员(消毒员)持证上岗,对所有灭菌器应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

 

无菌区感染管理制度

1.无菌区是无菌物品存储区域,分为无菌物品存储间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储间。

该区应尽量接近灭菌区,规定有较高空气干净度,必要每日空气消毒和卫生保洁。

2.无菌区须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人员出入,进人无菌区人员必要二次更衣更鞋,进行洗手解决;外出工作服不得穿着入内;非无菌物品禁止进入。

3.载物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洁材料制成。

4.对无菌物品包装、灭菌标志及内在质量有检测办法,及时检查包装完正性,有无湿包及化学批示胶带变色异常状况,不合格者重新灭菌,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备查。

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5.灭菌物品储存有效期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规定,并按有效期顺序放置并发放,超过有效期后须重新灭菌。

 

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

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在回收、清洗区解决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

脱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

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她体液、各种消毒液及酶,应当及时彻底清洗。

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解决原则解决。

5.使用压力蒸汽、干热灭菌器时,应具备防止爆炸、燃烧办法,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防止烫伤事故发生。

6.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时,应与病房护士清点核对数量、质量及预解决状况。

2.准备器械包装时,应经两人核对各器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方可包装。

3.无菌物品发放时,应核对科室、品名、灭菌失效日期及灭菌批示胶带变色状况。

4.定期核对各物品基数,及时补充,保证供应。

 

清洁卫生制度

1.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室)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2.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区用物固定专用、分开放置,消毒办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3.执行垃圾分类和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应密闭保存和运送,有明显标记,做到日产日清。

4.各区域卫生定人负责,每天定期湿式打扫,及时清除污物;每周清扫一次,室内无杂物,地面、水池清洁无垢,物品放置整洁有序。

 

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1.完毕年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考核工作。

2.实行年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履行状况考核,如工作质量、完毕工作状况等。

3.实行年度工作人员业务技术考核,涉及专业技术能力和理论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等。

如:

运用工作程序。

基本操作技术、专业操作技术、掌握新技术、护理“三基”考核等。

4.实行年度工作人员教学、科研以及继续教诲学分完毕状况考核。

涉及临床带教、护理科研、撰写论文等。

 

消毒与灭菌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要持证上岗,必要有高度责任感,遵守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毕各临床科室消毒灭菌工作。

2.做好消毒灭菌先后安全检查。

3.高压蒸汽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做其她事情;应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效果。

4.灭菌前,须检查包布与否是双层、有无破损,包扎与否严密。

5.已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要严格分区放置,避免混淆。

6.装放物品时打开容器盒侧孔。

灭菌后戴好无菌手套关闭侧孔。

7.灭菌炉每天进行灭菌器运作程序实验及B-D实验。

不合格时需查找因素并检修。

8.各科室需灭菌物品标签要清晰,并登记送物数量,以便消毒员验收。

9.消毒员每次灭菌后要做好消毒解决及室内卫生,做好器材保养。

 

无菌间工作制度

1.各种消毒标记明确、完整、必要有名称、有效日期。

标记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

每包应粘贴3M胶带和132℃压力蒸气灭菌批示管,测定灭菌效果,未达到规定者,重新灭菌。

2.经高压灭菌后,无菌物品在传递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消毒室柜子(分为灭菌物品柜、清洁物品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并有标志。

3.无菌室通风干燥,应向外排风。

4.室内、柜内清洁、无杂物、无积尘,清洁工具(拖把、抹布等)专用,有标志,应每月用消毒液湿擦抹二次。

5.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入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换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其她人员不得入内。

6.接受无菌物品时应检查标记与否完整,包布与否清洁干燥,监测每包3M胶带与否达到灭菌效果。

物品应按顺序放置。

每月检查,不得有过期物品。

过期或有污染可疑者应重新消毒灭菌。

7.无菌室消毒合格,空气培养细菌菌数<200cfu/m3,每月有监测记录。

 

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依照护理部目的,制定护理工作筹划,做到季、月有重点,周、日有安排,季节有小结,目的管理达标。

3.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原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有办法、有检查和记录。

4.督促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原则,严防差错事故。

5.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成果符合规定,并记录。

消毒、灭菌合格率达标。

6.满足临床无菌器材消毒供应工作,每天下收下送,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临床满意度达90%以上。

7.定期监测高压灭菌器效能,无安全事故发生。

8.急救物品、器械供应达100%。

消毒供应中心贵重及精密仪器账务相符,有使用记录。

9.医疗废物解决对的,无流失。

10.完毕业务学习筹划,新开展业务要建立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11.结合开展新业务终结经验,撰写一定水平论文。

12.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业务技术,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3.实习教学目的达标。

 

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负责医疗物品回收、清洁、包装、灭菌、发放及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核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参加消毒灭菌质量检测,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合格。

4.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材、敷料。

5.掌握本科专业技术,并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研,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

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6指引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材、敷料制备、消毒工作。

7.每日准时开展下收下送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室)性质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重要保障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室)已成为一种独立专业领域,根据消毒学理论、办法和技术,去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有关,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