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831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docx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1.选择加粗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寥落(liào稀疏)黯然(àn昏黑)攒射(cuán聚,凑集)喋血(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

B.浸渍(zì浸)噩耗(è惊人的)不惮(dàn怕)立仆(pū倒下)

C.菲薄(fēi微、薄)踌躇(chóuchú犹豫)血痕(héng痕迹)赁屋(lìng买)

D.长歌当哭(dàng当作)殒身不恤(xù畏惧)桀骜(jié’ào性情暴烈)屠戮(lù合力)

2.下列加粗词意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噩耗(消息) 不惮(怕) 黯然(忧伤) 流言(流动)

B.长歌当哭(当作) 销行(销售) 菲薄(微小)逝者(走了的)

C.立仆(倒下) 罗网(罗织) 喋血(流血满地)勇毅(果决)

D.殒身不恤(死亡) 尸骸(骨头) 桀骜(性格暴烈)沉勇(沉着)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鲁迅的是()

A.《南腔北调集》B.《华盖集续编》C.《且介亭杂文》D.《呐喊》

4.横线处所填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于死者毫不相干,在生者,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宽慰。

A.尽管但却倘使B.尽管但却虽然C.虽然但也倘使D.虽然但却倘使

5.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然而在这样的生活中,预定《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寥落艰难毅然B.稀少艰苦居然C.冷落困难欣然D.稀少艰难毅然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设问顶真对偶B.对偶反问间隔反复对比

C.对比反问顶真对比D.对偶反问连续反复对比

7.鲁迅,原名___,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叫______,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散文集一部叫______。

8.《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了______时期陶潜的四句挽歌是“______,

___ _,_____。

”鲁迅引用此诗有______之意,寄托了作者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9.默写课文的第二部分“真的猛士,

__________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0.“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

A.有限的几个生命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

C.“流言”的种子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

11.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

这个比喻主要表明

A.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12.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反对徒手请愿

B.反对请愿

C.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D.“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

参考答案

一、

1、B2、D3、B4、D5、A6、D

7、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8、东晋: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意思是:

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和山陵同化而已。

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9、略

二、

10、B11、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C12、C

《纪念刘和珍君》课内预习与提高练习

第二课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租赁(lìn)长歌当哭(dàng)

B、黯然(àn)不惮(dān)殒身不恤(xù)

C、喋血(dié)浸渍(zé)山阿(ē)攒射(cuán)

D、噩耗(hào)屠戮(lù)洗涤(dí)寥然(m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委曲求全不径而走刚健质朴

B、诧异广有羽翼礼尚往来延口残喘

C、欣然肆无忌殚黯然神伤桀骜不驯

D、和霭阴谋鬼计苟且偷生流言蜚语

3、根据课文填入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下列段落

真的猛士,敢于()惨淡的人生,敢于()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于是本句句意为:

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设问顶真对偶B、对偶反问间隔反复对比

C、对比反问顶真对比D、对偶反问连续反复对比

二、课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7、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无恶意的闲人:

②有恶意的闲人:

8、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至多”和“至少”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9、“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

10、“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1、简要分析引用陶潜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我已经说过: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③此记念刘和珍君!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②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3、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14、“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

试简要分析。

15、下列对文章的脉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干练——希望——前行B、从容——勇毅——希望——前行

C、意外——感叹——希望——前行D、干练——勇毅——希望——前行

《纪念刘和珍君》

1.A(B.惮dàn,C.渍zì,D.寥liáo)

2.B(A.径——胫,C.殚——惮,D.霭——蔼,鬼——诡)3、直面,正视,流驶,微漠(注:

此段要求背诵)4、D 5、B6、D7、①指一般的庸俗市民②指陈西滢之流

8、“至多”是针对一般庸俗市民及反动派、走狗文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

“至少”是针对战斗者、同情支持革命的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

9、意在说明“徒手请愿”的作用很小,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

10、刘和珍等死难烈士是永垂不朽的。

11、意在说明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12、①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念烈士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

②指勇于斗争的爱国者。

13、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③指写这篇文章

14、与下文构成转折,意在突出当局者和流言家比我想像的还要坏,而中国女性临难从容更出于我的想像。

15、B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学习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理清结构,分析第一二部分。

学习过程

一、背景介绍: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

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

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

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自学: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惮()攒射()尸骸()

长歌当哭()喋血()杀戮()殒身不恤()()

2、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小节的内容。

3、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集中在哪几个小节?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讨论:

1、本文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本文的总体思路怎样?

2、集体阅读一、二小节,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在文中出现两次。

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

)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3.第二小节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4.读第三小节,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5.阅读第四、五小节,体会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的用意。

本部分(三、四、五小节)文字记叙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

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四小节。

2.阅读第六、七小节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六、七两小节。

1、第六小侧重写什么?

这里以煤做喻有什么作用?

引用陶潜的诗意在何为?

2、齐读第七小节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

如何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

3、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

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

4、这一部分的思路布局是怎样的?

二、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③“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

明确:

三、总结。

四、检测延伸:

1“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2请将下列画线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使语意明确易懂(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要改变原意)。

(4分)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作文赏析

亭前明月地上霜

你睁开眼,朦胧中仿佛看到一个淡黄的“大灯笼”挂在亭边的树梢上。

“灯笼”的光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在风中隐隐晃动,伴着那动,一股股寒风吹向你,冷冷的,像是……

猛然,你站起来,晃着身子向前几步抱住亭柱,瞪大眼睛望那“灯笼”,刹那间,清晰的光照得你仿佛从千年的醉梦中刚醒来一般。

月,那是月,你久违的月!

月在此,你呢?

那个常在月下行吟的你呢?

你转身,环顾四周,哪儿有你的影子?

冷冷的清辉中,只看到一壶酒倒在石桌上,点点玉液从壶中滴出,打湿了地面。

哦,那是你吗?

那是被昨日之日所抛弃的你吗?

那是被今日之日所烦忧的你吗?

你到底是谁呢?

你低头沉思,手不觉触到一丝寒光,从鞘中拔出剑,冷冷的剑光与冷冷的月光融在一起。

冷?

你不寒而栗,酒醒了一半。

圣上的眼睛,对,是圣上今日宣布将你“赐金放还”时的眼睛。

早朝时,面对满朝文武,圣上就是用这种眼光平静地将你赶出长安城的。

你没有怨言,没有抗争,就这样平静地离开了你曾经一心向往的长安。

表面上,你满不在乎。

是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可你的内心真是这样吗?

你的无奈,你的忧闷,只有沿途的花草树木知道,只有脚下的黄土清流知道,只有大自然的明月霜露知道……

剑从手中滑落。

你想起来了,你是太白。

白霜悄悄浸上小径,秋风轻轻褪去碧树的衣衫,举起最后一杯酒,一杯蕴满千古忧愁的酒,你对着秦时的那轮月,邀其共饮。

月不理你,只是哀怜地看着你。

御赐金刀难断水,千年佳酿更添愁。

你曾经吟出过日月的理想,唱出过山川的追求,可现在却理不清、道不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纵使苦想到“白发三千丈”!

风吹树叶飒飒,大地在呼唤天涯的游子:

归来兮!

归来兮!

落叶犹有家,你呢?

你的家在哪儿?

在气势恢弘的大殿上,还是在云霭氤氲的山道上?

在牡丹花繁盛的帝王御花园,还是在静影沉碧的江流畔?

在明争暗斗的朝堂上,还是在真情燃烧的桃花潭?

你渐近枯萎的灵魂慢慢离开世俗的海岸,你堆积愁肠中的忧结渐渐化解。

危楼星辰,关山明月,吴宫花草,凤台灵鸟,在你的心中轻轻荡开。

或许,那才是你真正的家园。

明月在水中荡漾,霜烟在山岚飘散。

你决定明晨乘一叶扁舟,吟一路高歌,回归家园。

笛声,柔和,悦耳。

模拟评分:

20+19+19=58分。

评分依据:

选取历史文化名人题材,使得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蕴;笔法细腻生动,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遣词造句功底较深,语言富有文采;行文徐疾有致,首尾呼应,疏朗而紧凑。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

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

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

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

是啊!

他清醒了:

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

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

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

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

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

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

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分析: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

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作文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语文的用心程度,同时也告诉了考生这样一个道理:

只要用心积累,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足以应对高考作文了。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

文章虽然在内容层面上略嫌不够充实,但能够如此娴熟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为一体,难道不足以让这篇作文获得满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