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040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docx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篇

  鱼游到了纸上》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金鱼生活在哪里吗?

(在水里)可我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嘛?

那就和我一起走进27课吧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

快速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识记生字词:

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认识了吗?

谁愿意来读一

  读?

出示生词:

花港清澈见底一丝不苟厂徽聋哑人

  

(1)指一人读,纠正字音。

  

(2)关于生字词你有什么想说的?

(重点指导认记“澈、徽”

  两个字,四字词语的意思。

一丝不苟造句)

  (3)指读

  3、指名接读课文:

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谁愿意读?

请你边

  听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1、你能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人?

  2、默读思考:

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出这是一个做事专注而忘

  我的青年呢?

请你边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的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

想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读读画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4、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教学预设:

句一: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神态描写)教师点拨:

①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

②“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③看大屏幕,青年人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现在的神态吗?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指导朗读:

①指读评价:

多么认真,多么专注的青年啊你能读出青年的专注吗?

(谁还能读得更好?

……你读得真棒……我们已经看到了那用心看鱼的青年。

……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②全班齐读:

我们一起来读好它句二: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点拨: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赞美她?

(忘我)指导朗读:

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引读:

就这样他老是……忘了回家。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里,他——在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里,他——在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里,他——在这一年里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

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

(鱼游到了心里)

  (板书:

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

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们还从哪里看

  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句三: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

  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句四: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过渡:

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

  句五: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动作描写)

  以读代讲:

①指名读想象:

他花的多细心多专注啊谁来读一读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②想象画面:

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自由读: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④指名读:

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青年的专注、忘我以及他高超的吧⑤合作读:

女生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生读挥笔速写的部分。

过渡:

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画作,一个女孩惊奇地叫道——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补白:

  (看插图)听到她的叫声,大家不由得向青年人围拢过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小朋友们看到他的画喊道:

  “——”;阿姨看到他的画称赞道:

  “——”;老爷爷看到他的画赞叹道:

  “——”;是啊,青年人的画技真是太高超了,金鱼被他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好像是——鱼游到纸上

  理解关系:

你能用学过的一组关联词将“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吗?

(因为……所以……)

  四、反顾整体情感升华:

理解得真好正因为青年人的忘我,正因为它那么勤奋专注的看鱼,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了心里,所以才能落笔升辉,把鱼画活了,让鱼游到了纸上。

而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和我们一样吗?

(聋哑人)可以想象他在这学画的一年里会遇到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付出得也要比我们正常人多得多,可他却能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向命运挑战。

  1、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点儿什么?

(学生自由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3、作业:

搜集向青年人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二)

  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

  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

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

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

  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

  “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

”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

  “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

  “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

  “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

”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

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

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

作者从中了解到:

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

  “先游到了我心里。

”这说明他非常爱鱼。

因为爱鱼,才如醉如痴地观察鱼。

通过观察,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就活灵活现地刻在他脑子里。

只要一想,鱼的造型、姿态、顽皮的样子就展现在他眼前,所以说:

  “先游到了我心里。

”他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表达不出真挚的情感,但他却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生活的美,从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只要热爱生活,聋哑人的生活,聋哑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

  “注意积累材料”。

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

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来设计这一课的教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作者及聋哑青年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唯一”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三)教学难点:

  “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

  二、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自学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7课《鱼游到了纸上》

  (板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

  2、“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下面,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布置自学:

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检查自学:

1、生字:

罢、苟、唯、骄

  2、词意:

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

  归纳: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

说明了什么?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

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你从哪看出来的?

  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

  5、“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

  “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

根据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根据逻辑段提出了问题,并自学,在小组进行了讨

  论,这节课我们集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

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

他有什么“特

  别”之处?

  “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表达出青年的特别之处。

指名读三段,分层、层意。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纸上”?

从哪里看出?

朗读、体会青年作画的认真,鱼的逼真。

  4、从哪看出是聋哑青年?

  “融为一体”什么意思?

  5、“鱼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生读全文,思考:

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全文,归纳观察方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

  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体会课

  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启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

再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

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

  (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

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

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

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

把用直线划下来。

明白两个要求了吗?

好,开始大声朗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

(没有。

)怎么上去的?

(青年画上去的。

)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赶紧把它改过来吧,行吗?

(不行。

)为什么?

明明是画上去的啊。

  (两个原因,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

)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

  (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

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用心读课文呢。

  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如果你用心去读得话,你会发现,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请大家找出其中的一两句用心的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7个句子。

  5、我们来读读,注意要带着你的感受来读。

怎么读呢?

师读旁白,你听完旁白后,你觉得这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该出来了,你读。

  我们来试试看。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2)就在茶室的后院里,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3)一天,我比平时晚一些,到了玉泉,到了茶室的后边,突然,我的耳边传来惊奇得叫声……

  4)我挤过去一看……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6)真没有想到,这位画笔娴熟的青年,是一位聋哑人,我用笔告诉他,……7)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三、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真好那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认真读读,仔细体会体会(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

)1)谈谈你的体会。

  (他画鱼很认真)2)从哪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画鱼认真?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

)4)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在这里呢?

(青年画鱼,认真,一点不马虎。

)5)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丝不苟来说句话。

  6)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他画鱼的本领很高啊。

)从哪儿感受到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7)能把金鱼游到纸上来,他的技艺真是高超啊。

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见识一下青年高超的画技?

(生读)

  (师评价:

青年画画一丝不苟,你对待朗读同样一丝不苟,真好)8)谁还读?

(生读)

  (师评价:

你读出了工笔细描时的细致,挥笔速写时的豪放。

)9)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可以吗?

我注意到了“静静”这个词语,什么是静静?

谁静静地画画?

(青年)10)是啊,青年静静的画画多仔细啊,闭上眼睛,我们一边静静地听一边静静的体会,一边静静地想象青年静静地画鱼的情景。

咱们开始。

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

睁开眼睛,看到了吗?

看到青年画在纸上的鱼了吗?

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

(金鱼在吐泡泡。

有些金鱼在摇尾巴。

很多金鱼在抢食)11)我问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吐泡泡、摇尾巴、抢食的时候,需不需要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

(需要)那青年画金鱼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用看,而只是静静地画就可以了呢?

(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把金鱼吐泡泡的样子记在心里了。

)12)是的,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只有谁?

(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

(金鱼)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

(金鱼)

  13)孩子们,这就叫静,一心不乱地静,心中有鱼地静,来,让我们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牢牢的记在我们的心里吧。

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配乐)

  (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看大屏幕齐读。

  四、品读:

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那么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找好的学生可以小组内交流补充。

  2、我们来交流一下:

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的。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一处还有谁也发现了?

我们一起读读齐读。

  说说你的体会。

  (静静地看,忘记了其它)你注意到了“静静”,真好,静静地看着就是怎样的看?

(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的看。

就是一心一意地看。

就是聚精会神地看生:

不发出声,细细地在观察。

)谁这样专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

(青年)静静地看,专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来带着你的感受一起用心读。

  2)还有吗?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

  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生齐读这句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留心了“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这一年多来,他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你信吗?

(信)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证实。

  创设情景: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

我们来到茶室的后院,看到青年: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又看到青年,生读句子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还是看到青年,生读句子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我们又来到后院,仍然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每一天星期天他都在,他放弃过吗?

他动摇过吗?

间断过吗?

——没有。

这又叫怎样地看?

(废寝忘食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孩子们,这样废寝忘食地看,这样持之以恒地看,这样呆呆地看,他累不累?

他烦不烦?

来,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感受青年的专注、持之以恒。

  3、孩子们,正是这样的功夫,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生齐读:

  鱼游到了心里。

  4、正是这样的境界,才让女孩发出惊奇的赞叹,她怎么赞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找两个学生读)

  5、我们一起赞赞(生齐读)

  6、如果这时候在让你回过头来读一下题目,你想带着怎样的心

  情读?

(佩服、赞叹)

  7、带着你的感受齐读(生读)

  五、小结聋哑青年就是靠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让鱼游到了心里,游

  到了纸上,从此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老师希望也坚信同学们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六、作业拓展:

课后请大家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有没有因为勤奋专注做一件事情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它写下来,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勤奋专注的小故事读读,写写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