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000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docx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教学内容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课型

授课时间

《天游峰的扫路人》写的是作者在攀登天游峰时遇到一位扫路的老人,通过与老人交谈,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深深敬爱之情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设计说明:

课题的朗读看似简单,然而真正能读好并不简单,带着感情去读,对学习整篇课文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因此这里指导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

这是大家对他的初步了解,相信学习课文之后,大家对他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词语(小黑板出示)

武夷山飘飘悠悠险峰

扫帚颇有节奏石阶

精瘦褪色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

自信朗声大笑豁达开朗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指名读,及时请其他同学纠正读错的地方。

重点指导“颇”“削”“黝”“吁”等字的读音。

(2)齐读。

(3)这些词语里有些字比较容易写错,你认为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

引导学生注意“黝”“褪”“炯”“豁”等字的写法。

(4)通过预习,你理解了这里面的哪些词语的意思?

你还知道了课文中哪些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读这五组词语,想想每一组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组:

天游峰的特点

第二组:

扫天游峰的老人正在打扫

第三组:

老人的外貌特点

第四组:

老人是个爽朗的人

第五组:

游人登山时的样子

(6)再次齐读。

2.句子

(1)你认为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句子读得比较好的,可以读给大家听听。

一个同学读好后,如果其他同学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也可以挑战。

(2)指名读。

(3)指名评价。

3.课文

指名逐节读课文,及时纠正,提醒文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停顿时间。

4.点评预习情况,并过渡。

三、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1.对于天游峰,你们了解吗?

谁来介绍一下?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介绍。

2.那么在作者笔下,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交流。

3.默读这几句话,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

(1)学生默读,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集体交流。

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作者用比喻的写法,将石梯比作了一根银丝,突出了天游峰的“险”。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险”。

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了天游峰“高”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顶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级台阶大体上有多高。

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通过游人的表现,从侧面写出了登天游峰时的不易,从而衬托出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自己爬楼梯的感觉,从而体会游人的感觉,理解天游峰的“高”和“险”。

(3)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指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读出天游峰的特点。

4.归纳写法:

(1)这些句子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比喻、列数据、侧面衬托的方法来突出天游峰的特点。

(2)我们平常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把事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来描写。

四、总结,设疑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是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

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修改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比喻

列数据

侧面衬托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修改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齐读课题。

上节课同学们就课题提了哪两个主要问题?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险。

1、天游峰是什么样的峰?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描写段落,读一读。

2、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天游峰。

出示天游峰的图片。

图文对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

3、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游客们登山时常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我们文中天游峰的扫路人,却是位——(70岁的老人)

二、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

1、生活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扫那一千八百多级台阶。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瞧,老人来了。

(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知道的信息。

通过观察,得出对老人的第一印象:

勤劳、朴素。

2、看,给了我们初步的印象。

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老人,与作者、老人进行对话。

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3、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三至十二自然段。

交流汇报。

(1)、作者通过对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这位老人的。

外貌:

“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

动作:

“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

(热情好客)

神态、语言: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朗声大笑。

(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

(2)“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言外之意是什么?

(3)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读出老人的自信、开朗、豁达。

5、学到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搞不懂。

“这充满自信、豁达的笑声”怎么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

”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再汇报,补充发言。

修改文章的结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谈话:

你们个个都比作者高明,感觉到这笑声永藏作者的心中,永远在陪伴作者的人生旅程。

多么可敬的一位老人,多么自信的一位老人,多么热爱生活的一位老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老人的心声。

谁读旁白,谁读我的话,谁读老人的话。

再次分角色读课文。

三、学完这篇课文,了解这样一位老人,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人说,想对作者说,想对自己说。

请大家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写完后指名读。

四、让我们记住这位对大山有着深深的热爱与依恋,豁达、开朗、自信的老人吧!

出示填空练习,指名读,齐读。

小结课文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高龄,他每天早晨(),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

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还有()作伴。

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从内心()他。

再读课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仿照课文的写法,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峰:

高险

人:

自信豁达开朗

题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