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736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全章知识小结

数学·必修1(人教A版)

一、集合

1.集合: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b∉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

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

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

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

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 }内.

描述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 }内.具体方法:

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特别关注: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B⊇A).

集合相等:

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2)简单性质:

①A⊆A;②∅⊆A;③若A⊆B,B⊆C,则A⊆C;④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SA={x|x∈S且x∉A}称S中子集A的补集.

(3)简单性质:

①∁S(∁SA)=A;②∁SS=∅;③∁S∅=S.

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A∩B={x|x∈A且x∈B}.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并集A∪B={x|x∈A或x∈B}.

特别关注: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的简单性质.

(1)A∩A=A,A∩∅=∅,A∩B=B∩A;

(2)A∪∅=A,A∪B=B∪A;

(3)(A∩B)⊆(A∪B);

(4)A⊆B⇔A∩B=A;A⊆B⇔A∪B=B;

(5)∁S(A∩B)=(∁SA)∪(∁SB),

∁S(A∪B)=(∁SA)∩(∁SB).

二、函数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特别关注: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

①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

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等等).

②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

③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查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

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③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④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等).

 

3.两个函数的相等.

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

(1)区间的分类:

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

A→B”.

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对应就叫映射.

特别关注: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

(1)解析法:

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

(2)列表法:

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3)图象法:

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分段函数.

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

 

8.复合函数.

若y=f(u),u=g(x),x∈(a,b),u∈(m,n),那么y=f[g(x)]称为复合函数,u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的值域.

三、函数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x)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x)不具有奇偶性.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特别关注:

①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②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确定f(-x)与f(x)的关系.

③作出相应结论:

若f(-x)=f(x)或f(-x)-f(x)=0,则f(x)是偶函数;

若f(-x)=-f(x)或f(-x)+f(x)=0,则f(x)是奇函数.

(3)简单性质.

①图象的对称性质:

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②设f(x),g(x)的定义域分别是D1,D2,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

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

偶×偶=偶,奇×偶=奇.

2.单调性.

(1)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特别关注:

①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②必须是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总有f(x1)<f(x2)[f(x1)>f(x2)].

(2)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3)设复合函数y=f[g(x)],其中u=g(x),A是y=f[g(x)]定义域的某个区间,B是映射g:

x→u=g(x)的象集:

①若u=g(x)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y=f(u)在B上也是增(或减)函数,则函数y=f[g(x)]在A上是增函数.

②若u=g(x)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而y=f(u)在B上是减(或增)函数,则函数y=f[g(x)]在A上是减函数.

(4)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①任取x1,x2∈D,且x1<x2;

②作差f(x1)-f(x2);

③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④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⑤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5)简单性质.

①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

②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③在公共定义域内:

增函数f(x)+增函数g(x)是增函数;

减函数f(x)+减函数g(x)是减函数;

增函数f(x)-减函数g(x)是增函数;

减函数f(x)-增函数g(x)是减函数.

3.最值.

(1)定义.

最大值: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②存在x0∈I,使得f(x0)=M.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最小值: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②存在x0∈I,使得f(x0)=M.那么,称M是函数y=f(x)是最小值.

 

特别关注:

①函数最大(小)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0∈I,使得f(x0)=M.

②函数最大(小)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f(x)≥M].

(2)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方法.

①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②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③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x∈[a,c]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x∈[a,c]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集合中元素个数的计算

设card(X)表示有限集X所含元素的个数,则

①card(A∪B)=card(A)+card(B)-card(A∩B),

特别地,当A∩B=∅时,card(A∪B)=card(A)+card(B);

②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card(A∩B∩C).

 

某班有36名同学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已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和化学小组的有4人,则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________人.

解析:

由条件知,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故不可能出现一名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设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则card(A∩B∩C)=0,card(A∩B)=6,card(B∩C)=4.

由公式: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

知36=26+15+13-6-4-card(A∩C),

故card(A∩C)=8.

即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8人.

答案:

8

 

►跟踪训练

1.已知全集U=A∪B中有m个元素,(∁UA)∪(∁UB)中有n个元素.若A∩B非空,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A.mn个    B.m+n个

C.n-m个D.m-n个

解析:

因为A∩B=(A∪B)-(∁UA)∪(∁UB),所以A∩B共有m-n个元素,选D.

答案:

D

2.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_____人.

解析:

设两者都喜欢的人数为x人,则只喜爱篮球的有(15-x)人,只喜爱乒乓球的有(10-x)人,由此可得(15-x)+(10-x)+x+8=30,解得x=3,所以15-x=12.即所求人数为12人.

答案:

12

 

集合中的简单推理

1.若a∈A,则a∉∁UA;若a∈∁UA,则a∉A.

2.若a∈A∩B,则a∈A且a∈B.

3.设a

⇔a≤x≤b.

 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UB)∩A={9},则A=(  )

A.{1,3}B.{3,7,9}

C.{3,5,9}D.{3,9}

解析:

∵A∩B={3},

∩A={9},且B∪

=U,∴A={3,9}.选D.

本题也可以用Venn图(如下图)帮助理解并解决问题.

答案:

D

►跟踪训练

3.设集合A={-1,1,3},B={a+2,a2+4},A∩B={3},则实数a=________.

解析:

∵3∈A∩B,∴3∈B.又a2+4>3,故由a+2=3,解得

a=1.

答案:

1

有关集合的新定义问题

有关集合的新定义问题,高考中常见的有两类题型:

一是定义集合的新概念,二是定义集合的新运算.

一、定义集合的新概念

 对于平面上的点集Ω,如果连接Ω中任意两点的线段必定包含于Ω,则称Ω为平面上的凸集,给出平面上4个点集的图形如下(阴影区域及其边界):

其中为凸集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凸集相应图形的序号).

解析:

由题中凸集的定义,观察所给图形知,①④不是凸集,而②③满足条件,是凸集.

答案:

②③

二、定义集合的新运算

 在集合{a,b,c,d}上定义两种运算

如下:

a

b

c

d

a

a

b

c

d

b

b

b

b

b

c

c

b

c

b

d

d

b

b

d

 

a

b

c

d

a

a

a

a

A

b

a

b

c

D

c

a

c

c

A

d

a

d

a

D

那么

()

A.aB.b

C.cD.d

解析:

由上表可知:

(ac)=c,故d

(ac)=d

c=a,选A.

答案:

A

►跟踪训练

4.设P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有两个数.若对任意a,b∈P,都有a+b、a-b,ab、

∈P(除数b≠0),则称P是一个数域.例如有理数集Q是数域.有下列结论:

①数域必含有0,1两个数;

②整数集是数域;

③若有理数集Q⊆M,则M必为数域;

④数域必为无限集.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解析:

设a,b∈数域P,按照定义得

∈P,

∈P,从而

·

=1∈P.又a,b∈P,则a+b∈P,a-b∈P,b-a∈P,从而0=(a-b)+(b-a)∈P,于是数域必含有0,1两个数;因此①正确;以此类推下去,可知数域必为无限集,④正确.②对除法如

∉Z不满足,所以排除;③取M=Q∪

,1,

∈M,但对除法

∉M.所以①④正确.

答案:

①④

 

集合的子集个数

设集合M有N个元素,那么集合M的所有子集共有2n个,集合M的所有真子集共有2n-1个,集合M的所有非空真子集共有2n-2个.

若集合M=∅,显然M的所有子集共有1个;若集合M只有一个元素,即M={a1},M的所有子集分别是∅和M={a1},所有子集共有2个;设集合M含有n-1个元素,M的所有子集共有Mn-1个,当集合M含有n个元素时,不妨设M={a1,a2,a3,…,an-1,an},M的所有子集共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含an的子集,即{a1,a2,a3,…,an-1}的子集,共有Mn-1个,另一类是含an的子集,只需将an添加到{a1,a2,a3,…,an-1}的所有子集中去,便得到含an的所有子集,显然也有Mn-1个,故Mn=2Mn-1.由此可知,M1=2M0=2,M2=2M1=4,M3=2M2=8,…,Mn=2Mn-1=2n.

 设M为非空的数集,M⊆{1,2,3},且M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元素,则这样的集合M共有(  )

A.6个B.5个

C.4个D.3个

解析:

集合{1,2,3}的所有子集共有23=8个,集合{2}的所有子集共有2个,故满足要求的集合M共有8-2=6个.

答案:

A

 

 满足{0,1,2}A⊆{0,1,2,3,4,5}的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个.

解析:

集合{3,4,5}的所有非空真子集共有23-1=7个,满足要求的集合A就是这7个真子集与集合{0,1,2}的并集,故满足要求的集合A共有7个.

答案:

7

►跟踪训练

5.已知集合A={1,2,3,4},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15个  D.16个

答案:

C

6.已知集合M={0,1},则满足M∪N={0,1,2}的集合N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8个

答案:

C

函数的概念、表示及其应用

对于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要注意:

1.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2.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

3.求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求f[g(x)]的定义域,就是求不等式a≤g(x)≤b的解集;

(2)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就是求当x∈[a,b]时,g(x)的值域.

4.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凑配法;

(2)换元法;(3)待定系数法;(4)构造法.

 

5.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1)配方法;

(2)分离常数法;(3)换元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有更多的求值域的方法.

设x≥0时,f(x)=2,x<0时,f(x)=1,又规定g(x)=

(x>0),试写出y=g(x)的表达式,画出其图象.

分析:

对于x>0的不同区间,讨论x-1与x-2的符号可求出g(x)的表达式.

解析:

当0<x<1时,x-1<0,x-2<0,

∴g(x)=

=1;

当1≤x<2时,x-1≥0,x-2<0,

∴g(x)=

当x≥2时,x-1>0,x-2≥0.

∴g(x)=

=2.

故g(x)=

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点评:

此题要注意分类讨论,做题时要分段求解析式.画图要注意端点的取舍.

 

►跟踪训练

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x+

解析:

(1)∵x-1≠0,∴x≠1,

∴函数的定义域是(-∞,1)∪(1,+∞).

 

(2)f(x)=

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是(-∞,1)∪(1,4].

 

(3)f(x)=

解析:

∴x=1,∴函数的定义域是{1}.

 

(4)f(x)=

.

解析:

∵x2+x+1的判别式Δ=12-4×1×1=-3<0,

∴x2+x+1>0对一切x∈R恒成立,

∴函数的定义域由x2-2x+1≠0确定,

由x2-2x+1≠0,得x≠1.

∴函数的定义域是(-∞,1)∪(1,+∞).

点评:

求函数的定义域要注意使函数解析式中每个式子都有意义,有时需解不等式组.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其应用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1)任取x1,x2∈D,且x1<x2;

(2)作差f(x1)-f(x2);

(3)变形(通分、配方、因式分解);

(4)判断差的符号,下结论.

2.求函数单调性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3.若f(x)为增(减)函数,则-f(x)为减(增)函数.

4.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遵循“同增异减”的原则.

5.奇函数的性质:

(1)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

(3)若在x=0处有定义,则有f(0)=0.

6.偶函数的性质:

(1)图象关于y轴对称;

(2)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3)f(-x)=f(x)=f(|x|).

7.若奇函数f(x)在[a,b]上有最大值M,则在区间[-b,-a]上有最小值-M.

 已知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x-2|,求f(x)在R上的表达式.

解析:

(1)当x=0时,∵f(x)是奇函数,

∴f(-0)=-f(0),∴f(0)=0.

(2)当x<0时,-x>0.

∴f(-x)=-x|-x-2|=-x|x+2|.

又∵f(x)是奇函数,∴f(-x)=-f(x),

∴-f(x)=-x|x+2|,

∴f(x)=x|x+2|.

综上可知,f(x)在R上的表达式为

f(x)=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区间的过渡,将(-∞,0)上的变量转换到(0,+∞)上,从而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函数在(0,+∞)上的解析式求出函数在(-∞,0)上的解析式,但不要忘记f(x)为奇函数且x∈R时,f(0)=0.

►跟踪训练

8.设函数f(x)=x2-2|x|-1(-3≤x≤3).

(1)证明:

f(x)是偶函数;

解析:

(1)证明:

∵f(-x)=(-x)2-2|-x|-1=x2-2|x|-1=f(x),即f(-x)=f(x),

∴f(x)是偶函数.

(2)指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各个单调区间上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解析:

当x≥0时,f(x)=x2-2x-1=(x-1)2-2;当x<0时,f(x)=x2+2x-1=(x+1)2-2.

∴f(x)=

根据二次函数的作图方法,可得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

函数f(x)的单调区间为[-3,-1),[-1,0),[0,1),[1,3].f(x)在区间[-3,-1),[0,1)上为减函数,在[-1,0),[1,3]上为增函数

 

(3)求函数的值域.

解析:

由图象可知,函数值域为[-2,2].

点评: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可以作出相应的图象.

 

9.若f(x)是奇函数,且在(0,+∞)内是增函数,又f(3)=0,则xf(x)<0的解集是(  )

A.{x|-3<x<0或x>3}

B.{x|x<-3或0<x<3}

C.{x|x<-3或x>3}

D.{x|-3<x<0或0<x<3}

解析:

因为f(x)在(0,+∞)内是增函数,f(3)=0,所以当0<x<3时,f(x)<0;当x>3时,f(x)>0,又因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当-3<x<0时,f(x)>0;当x<3时,f(x)<0,可见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