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683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第一章 心理学概观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1、人与动物同样具有心理,心理学对两者都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也有科学价值。

2、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还研究心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等,心理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

3、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描述,即客观陈述,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

2、解释,即揭示原因,分析因果。

3、预测,即估计未来的可能性。

4、控制,即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2、实验法,即通过操控变量和分组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

3、相关法,即通过统计和相关曲线来发现规律;

4、调查法,即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情况;

5、个案法,即通过临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四、诞生标志: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五、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

代表人物:

铁钦纳 冯特

2、功能主义:

代表人物:

詹姆斯 杜威

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基本观点:

A、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反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即 S—R之间的确定关系,刺激和反应是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因素;C、反对内省法,主张客观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口头报告法等;

D、行为时环境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差异导致行为的差异,反对用遗传去解释生理正常的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E、了解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就可以将其应用于预测和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4、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A、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

B、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个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是异常行为或症状)的潜意识根源;C、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联想法;

D、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抑的,因为它们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相冲突;

E、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精神医学,而且使潜意识、性心理、压抑与焦虑、恋母情结等概念被广泛使用于揭示人性和人类行为。

6、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

马斯洛 罗杰斯

A、主张心理学应该针对健康的成人心理,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

B、人本主义的目的不仅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也不仅在于治疗心理疾病,更在于促进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C、这种学派强调现象学的方法,反对决定论

“三大势力”: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第二章 心里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16

二、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类。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

⑴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作为外界刺激和脑的交流基础存在,是低级中枢;脑作为结构复杂的决策器官,是高级中枢。

⑵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掌管感官和随意性行为;自主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内脏和腺体活动。

【见:

课本P30图2-3、2-4】

四、根据脑纵裂、侧裂和中央沟,可以把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

额叶,位于中央沟之前,侧裂之上;顶叶,位于中央沟之

后;颞叶,在侧裂之下;枕叶,在裂叶和顶叶之后。

大脑皮层大致相应地分为三类机能区:

A、感觉皮层区,包括特殊感觉(视听)区和躯体感觉区,视觉区皮层位于枕叶、

听觉区皮层位于颞上回、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 B、运动皮层区,发出运动指令、调节行为。

C、联合皮层区,执行高级心理功能的部位,例如布洛卡区为语言区、威尔尼克区为理解口语区。

【见:

课本 P35 图2-8 左图】五、大脑两半球:

A、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

B、语言、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推理等过程由左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活动由右半球负责。

C、左右半球并非截然分开,它们是协同合作的。

六、双生子研究:

(1)心理学家对家族成员的类似行为到底是应当归因于遗传还是相似的生活环境感到困惑,于是产生双生子研究。

(2)双生子分为同卵和异卵双生,前者享受更多相同的遗传特征。

(3)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有更多相似的心理特征。

(4)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得以基本确立。

(5)运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区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

心理学中所讲的动机就是指促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具体而言,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动机的三种功能:

1、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

2、导引功能,即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

3、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维持某种活动直到达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体的活动方式。

三、需要和动机:

1、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

2、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

四、驱力和动机

1、驱力是指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所引起的内在促动力量,这种力量迫使有机体去获得这种东西。

2、动机比驱力宽泛,驱力必因为某种缺乏,而动机可能仅因为外部刺激产生,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

诱因又分正负两种:

凡是能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因之获得满足的刺激,称为正诱因,如各种奖励(美味的食物,金

钱、崇高的荣誉等);凡是能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逃避而感到满足的刺激,成为负诱因,如各种惩罚(肉体的痛苦、

自由的剥夺、人际的疏离等)五、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1、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和工作效率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斯 -多德森定律”。

2、定律主要内容为,易事用强压、常务用中压、难关用低压。

在简单的工作环境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环境下,中等强度的冬季会导致较佳的成绩,而在难度较大的工作环境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

3、这一定律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基本相符的。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机水平,否则无法维持注意,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而作复杂困难的工作,需要动用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过高的动机强度使人过于紧张,会干扰认知活动,妨

碍能力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正是人们常常讲的“关心则乱” ;这时如果能保持平常心,以无为而为的态度对待手头的人

物,就能充分实现本来的能力,有时甚至能超常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简单的工作,多半是机械性的或自动化的,认知思考的因素较少,且容易使人产生轻视麻痹的思想,因而较高的动机强度会维持更高的注意力水平,使活动速度和质量得以提高。

六、动机的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继发性动机;

3、根据动机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动机和内源性动机。

七、1、生理性动机的定义:

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原发性动机,它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饿、渴、睡眠、缺氧、性欲、排泄、躲避危险等。

2、饥饿中枢:

这种组织在下丘脑。

饱中枢:

下丘脑底部,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中枢。

3、母性动机:

根据瓦顿实验,母性动机强度最大。

八、社会性动机的定义:

社会性动机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动机。

九、社会性动机:

1、交往动机:

(1)定义:

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2)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社团活动等。

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当它引发的交往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个人就感受到安全、温暖、有信心;交往行为受到挫折时,个人就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恐惧。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健全的重要标志。

(3)个体交往动机的强度与幼年时期形成的依赖倾向有关,还与个人所处的情境有关,个人在焦虑的情境下,会产生较

强的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动机。

2、成就动机

(1)定义: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它使个人不断进取以追求新的目标,诗人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精益求精,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

(2)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存在两种心理作用,一种是希望成功,另一种是害怕失败。

前者使人

在行动上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

一事当前,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

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

当希望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害怕失败的倾向时,个人就去追求目标。

当害

怕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 个体就会退缩不前。

所以,成就行为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度和彼此作用。

【参见课本 P70表

3-3】

(3)认知心理学家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的工作的选择:

追求成功的人所设定的目标有两种:

一是学习目标,一是表现目标。

学习目标取向者,一方面追求成功,另一方面追求自我成长,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有所长进。

这种人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工作。

成功了,有成就感;失败了,也会从中学到东西,受到锻炼,在知识和能力上仍会有所收获,能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勉励自己。

但表现目标取向者,追求的并非工作成功本身,而是想得到他人的好评和赞许。

这种人倾向于选择最困难或最容易的工作。

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能成为英雄;失败了,也不会丢面子,别人也会原谅。

容易的工作则能保证成功。

从事同样的活动,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在活动开始前对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估计是不同的。

这种估计不同,

成败的标准也不同。

如果实际成绩高于估计的水平,就有成就感;如果实际成绩低于估计的水平,就有失败感。

因此,同样的成绩,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意味着成功和失败两种相反的心理效应。

我们把个人面临某种工作时估计自己能取得的成绩,叫做志向水平或抱负水平,也可以将志向水平看成是成就动机高低的体现。

(6)习得性无助:

当个体发觉无论他干什么,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那么他的精神支柱就会解体,从而丧失斗志,放弃一切追求,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

因为此种绝望心境是由一系列的失败经验造成的,所以称为习得性无助。

它是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7)塞里格曼的研究小组用乐观和悲观的解释方式来说明,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抵抗失败,而另一些人却不能。

悲观的解

释方式把失败的原因看成是内部产生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而且那些造成失败的不良环境和个人因素是稳定的和整体性的(从来不会变化而且会影响所有的事情) 。

乐观的解释方式把失败看成是外部因素(如考试不公平)的结果,这种因素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影响范围不大。

持这种观点的人会认为:

如果我下次更努力的话,我就会做的更好,并且认为这个

挫折不会对我完成任何其他重要的任务产生影响。

对于取得成功的人,上述原则就会反过来。

乐观的解释方式认为成功是内部因素造成的,这种因素稳定可靠,而且影响广泛;而悲观者认为自己的成就是自身以外的因素促成的,这种因素影响范围小,而且不稳定。

解释方式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丧失斗志,而有的人虽然成功却还是意兴阑珊。

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可以努力发展一种乐观的解释方式,通过检察环境中的随机因素,有助于避免对失败采取消极的、不变的和宿命论的解释方式。

不要让暂时的挫折损害我们的成就动机。

十、动机理论

(一)定义:

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所做的系统性的解释。

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认知论和社会学习论。

(二)认识论:

1、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

2、归因论:

海德 韦纳

(1)定义:

是对他或对自己的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归因主要是社会心理现象,但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的动机,所以也可用归因论来解释动机。

(2)动机理论之一,由海德创始,美国心理学韦纳发展了它。

(3)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4)韦纳提出个人对行为成败的归因通常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即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A、外在于内在

将活动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身心状况等因素,为内在归因者;将活动成败归因于工作难度、运气、他人作用等因素,为外在归因者。

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自豪,会增强他以后从事同类活动的动机;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惊奇和激动,但不一定会增加以后从事该种活动的动机。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自卑和自责,通常会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怨恨或愤愤不平,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这要视不同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定。

B、能自控与不能自控

以上六方面的归因,有的是可由自己控制的,如努力程度;但多数是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如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他人作用等。

将工作成败归因于能自控的因素者,对工作的动机水平较高,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也较高。

C、稳定与不稳定

影响工作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

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和他人作用是不稳定的,可能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提高以后的工作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以后的动机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以后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的动机。

(三)社会学习论:

1、自我效能:

(1)班杜拉在解释动机时提出了社会学习论,认为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临具体工作时,其工作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效能”的高低。

自我效能指个人对某种事务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能力的一种评估。

自我效能越高,则动机水平越高。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

(2)自我效能的正确评估来自于四个方面的学习,即 A、直接经验---- 个人对某种活动的切身经验; B、间接经验(替代经验)----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成败情形,推论出自己从事该活动时会是何情形; C、书本知识 从有关

某种活动的书面材料中获得的知识; D、体能训练 经过适当的训练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否适应某种工作所做的评

估。

(3)班杜拉还提出,个体已经习得的行为,在以后的生活情境中是否表现出来,或者是否有表现已习得的行为的动机,取决于情景中是否存在积极的诱因。

诱因又来自三个方面:

A、直接诱因。

如果个人发现表现某种行为能会导致奖赏或有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表现这种行为;如果个人发现表现某

种行为会导致惩罚或无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不表现这种行为。

B、替代诱因。

看到他人行为获得奖励或成功,会增加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看到他人行为遭到惩罚或失败,会减少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

C、自我生成的诱因。

根据个人的标准,个人更愿意表现那些令自己满意的行为,不愿意表现那些不能使自己满意的行为。

(四)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论:

1、需要层次:

(1)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应为 A、生理需要。

如对食物、水、睡眠的需要; B、安全需要。

如对稳定、秩序、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如需要被所在的群体接纳,受到家人和周

围其他人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异性爱等; D、尊重需要。

如对于实力、成就、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

和自由的需要,对于地位、声望、荣誉、支配、赞赏等的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即对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需要。

(2)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性。

在通常情况下,以上五种需要按顺序依次排列,形成需要的层次结构。

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

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

如果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最有可能主宰整个有机体。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占优势时,必须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占优势。

所以,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

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

层次较高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后,较低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就减弱了。

越是高级需要,在种系的和个体的发展中出现的越迟,越能体现人类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3)马斯洛所讲的高级需要还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4)马斯洛还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前者可用有机体的不平衡状态所导致的紧张这种理论来解释,这类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这几种,它们由缺乏引起,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减弱。

但成长性需要,如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不适合于这种理论模式。

这些需要的满足不是为了紧张的缓解,而是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

(5)马斯洛也注意到,有些人能克制低级需要以追求高级需要,就是说,在有些人身上存在着层次颠倒的现象。

如有的

人表现出高度的自尊,对归属和爱似乎无所谓。

有的人能够为了坚持真理而忍受饥饿、迫害、孤立,甚至牺牲生命。

(6)人的基本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即一方面人的基本需要是生来就有的,像动物的本能一样,顽强地要求获得满足,这些需要受挫会导致疾病,满足这些需要则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效应;另一方面,人的基本需要,即使是生理需要,也与动物的本能不同,它们的满足有赖于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帮助,越是高级需要,越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

环境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扭曲和压抑人的需要的表现和满足。

本能论者把人的本能归结为动物性,因而是邪恶的、贪婪的、自私的;而马斯洛则认为人的似本能的需要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

在健康的人那里,理性与似本能的冲动并不互相排斥,而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的。

2、自我实现:

(1)是马斯洛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他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

(2)马斯洛进而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

他认为任何生命生来就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人更是如此。

自我实现就是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数。

然而,自我实现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的,运动员、工匠乃至家庭主妇都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

(3)自我实现的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

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经历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的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

第四章 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它包含如下三个基本含义:

(1)基于经验而导致的,学习依赖于个体的相关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日常经验还是偶然经验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

产生改变。

(2)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明显的行为变化, 也可能产生不明显的行为潜能的变化。

(3)相对持久的,学习造成的改变应当具有持久性,但不一定是永久的。

二、学习的分类:

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按简繁程度可划分为八种,即信号学习、刺激 -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学习、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两种维度入手对学习活动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一

个维度是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3、接受学习又叫接收学习,发现学习又叫主动创造性学习;意义学习即学习者在新旧知识间建立创造性联系的学习,机械学习即单凭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4、每种学习方式都各有优劣,应当依据学习情况具体使用。

三、经典条件作用

1、巴普洛夫的发现:

狗的分泌唾液实验;巴普洛夫把这种通过连结作用而形成的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后来将巴普洛夫发现的条件作用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2、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

(1)无条件刺激:

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称为无条件刺激,如巴普洛夫实验中所用的食物;无条件反应:

而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实验中狗的唾液分泌。

(2)中性刺激:

其他一些刺激如铃声和灯光等,原本并不具备引发无条件反应的能力,这种刺激被称为中性刺激。

如果

将它们和无条件刺激匹配相伴呈现,多次过后,有机体就会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从而在中性刺激呈现但没有出现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就作出反应。

【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铃声和灯光等刺激之所以会在后来成功地诱发狗的唾液分泌,是因为在此之前,每当狗在听到铃

声或看到灯光后都立即吃到了肉末,而肉末引起了狗的唾液分泌,当“铃声(灯光) --- 肉末--- 唾液分泌”这一过程经过多次重复后,狗就学会了用铃声(或灯光)来预言肉末的出现,从而对铃声产生了唾液分泌的反应,这时条件作用就产生

了。

通过学习,中性刺激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后,它就成为条件刺激。

这一术语意味着刺激不能先天地引起特定反应,而要以学习为必要条件。

相应地,由条件刺激单独引发的反应,如唾液分泌,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应。

3、消退与自发恢复

(1)消退:

条件作用建立之后,其效果不是一劳永逸的。

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这种现象成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2)自发恢复:

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能够再次被条件刺激激发而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自发恢复。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消退和自发恢复都具有适应上的意义。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好的条件作用来说,随着环境的变化,过去的条件刺激很可能不再能够预示无条件刺激的出现了。

如果此时有机体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不对这种条件刺激作出相应的条件反应,那就说明有机体通过消退的方式适应了变化的环境。

在另外的情况下,条件刺激可能只是暂时不能预测无条件刺激了,也有可能条件刺激对无条件刺激的预测作用只是间歇性的。

4、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

(1)刺激泛化:

当条件作用建立之后,一些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虽然它们从来没有和无条件刺激匹配过,但也能

引起有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

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般来说,新刺激和最初的条件刺激越相似,该新刺激引起条件反应的可能性和强度就越大。

(2)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是指有机体通过学习,能够在一些维度上将条件刺激和其他刺激区别开来,选择性地对条件刺

激做出反应的现象。

意义:

刺激泛化与辨别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们对有机体的生存适应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从刺激泛化的角度来说,在条件作用建立之初,有机体还不能对条件刺激的各项特征进行准确加工的时候,为了不至于漏掉应该做出反应

的情况,必须对所有相似的刺激都作出反应,这样,有机体才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想要的食物或者避开潜在的威胁。

从刺激辨别的角度说,有机体对小范围的刺激做出准确反应也是必要的。

只对那些真正能够预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刺激情境

做出反应,有机体才不至于因为过度反应而感觉疲惫。

有机体要想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或许应该在泛化和辨别之间

寻求一个平衡点。

当个体对条件刺激还不太熟悉时,他不应该过度选择以至于漏掉那些应该做出反应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也应该有意识地对刺激进行准确的加工,从而使其反应更加准确和有效。

5、高级条件作用

(1)定义:

经典条件作用建立之后,让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相伴出现,结果该中性刺激也变成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应。

以这种程序建立起来的新的条件作用,成为高级条件作用。

在高级条件作用建立的过程中,原条件作用中的条件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